回覆列表
-
1 # 存在與邏輯
-
2 # 國史春秋
這本來就是一個傳說,孟姜女和秦始皇八竿子打不著。
唐末有一首《杞梁妻》,詩中說杞梁妻為秦華人,她去長城哭吊築長城而死的仗夫,“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是不是太神了!到了宋代廣為流傳的杞梁有了姓,但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說姓範,有人說姓萬,還有叫杞郎或喜良的。由此可見,孟姜女哭長城就是由這首杞梁妻的故事演化而來,而故事大致形成於北宋年間。
故事、傳說畢竟代表不了真實的歷史,實際上並沒有孟姜女哭長城這件事。但是因為這個故事的生動性與悲劇色彩,成了歷朝歷代人們借題發揮的素材。試想,如果長城那麼容易哭塌,修它還有什麼意思。另外,打仗何需千軍萬馬,只需一婦人嚎啕大哭,雄關漫道馬上夷為平地,其威力不亞於廣島原子彈的爆炸。
2000多年來,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以故事、歌謠、戲曲等多種形式流傳於中國廣大地區。其實故事的真實程度早被拋到一邊,人們欣賞的是孟姜女身上那種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對封建統治者的反抗精神。有時候,女人的苦何嘗不是如此!
這個傳說被後人描述的越發栩栩如生,根據瞭解,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地就在如今的山海關,人們還在那裡為孟姜女修建了孟姜女廟。但是,事實上,秦始皇跟這個故事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因為這個悽美愛情故事的主人公原型根本不是秦朝人,而是春秋時期的人。那個時候,秦始皇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呢!而且,山海關長城是在秦朝之後修建的,秦始皇那時修建的長城距離山海關還有數百里遠。所以當時那裡並沒有長城,而哭長城這事自然也是莫須有的。那麼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來接著往下看。
故事的原型在《左傳》中有所記載,說的是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時期的齊華人,原本姓姜,還是貴族人家的小姐。而範杞梁的原型並不是我們熟悉的一介文弱書生,恰恰相反,他的原型是杞華人杞梁,善於武鬥,以力大無比而著名,更是齊莊公時期的大夫。而他之所以能在歷史上留名是因為他做了一件十分英勇悲壯的大事情。
當時的齊莊公野心勃勃,先後討伐了魏國,晉國,在班師回朝的途中又順道去攻打莒國。杞梁立下了不少戰功,但齊莊公在封賞的時候卻沒有提及到他。杞梁心中鬱悶,回到家中向母親傾訴他的煩悶,母親卻告訴他,不應該在乎那些小名小利,要多為國家做貢獻,才能換來留名千古。齊莊公攻打莒國,齊國取得了勝利,齊莊公犒賞三軍,這次總算是記得了杞梁的那一份。
但杞梁居然不要封賞,他跟齊莊公說:“上次你沒有封賞我是因為看不起我,這次你終於看到了我都本事,但是我還要為國家謀取更多的利益,來報效國家!”有人要為國家出生入死,齊莊王哪有攔著的道理。於是,杞梁就率領一匹人馬直接攻向莒國的都城。和莒國都城的兵力相比,杞梁這邊就顯得勢單力薄,但杞梁就是不撤退,領著人馬繼續向前殺去,最終全軍覆滅,杞梁也戰死在了沙場上。
齊莊公凱旋而歸,將英雄杞梁安葬在了齊國的郊外,還親自去給他送喪。但是,孟姜女就不同意了,她去跟齊莊公把杞梁的屍首要了回來,並親自運回杞梁的故鄉杞國安葬。孟姜女悲痛欲絕,扶著杞梁的棺材哭個不停。巧的是,這個時候剛好河水大漲,杞國的城牆經不起河水的長期浸泡,突然就倒了。人們以為是孟姜女哭倒的城牆,便將這個故事流傳了下來。
由此說來,秦始皇和孟姜女哭長城真的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去,而且被孟姜女哭倒的也不是長城。小編認為大概是因為秦始皇當年修築長城徵發了大量老百姓,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哀聲連連,敢怒不敢言。後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便給秦始皇扣上了這麼一個冤大頭的帽子。回過頭想來,在那個時候,說不定還真有人新婚不久就被抓去當民工的,但應該還沒有誰能把長城給哭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