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雲藍天綠草地

    很少見到用《蘭亭序》字型創作的作品,說明蘭亭序的字型並不受大家的歡迎,也證明了書法界的判斷是準確的。王羲之的文字寫作水平也很高,蘭亭序的文字水平似乎比書法水平更高,大家可以看到朗誦會上有演員深情誦讀蘭亭序,卻很少看到書法展上有人展出用蘭亭序字型書寫的作品,因為蘭亭序書法是不成功的作品,前後字大小、筆劃失控,塗抹改動,章法不整,就此而言蘭亭序也不能成為一種體。只是曾經有皇帝喜歡便有了地位,大家心知肚明。誰願意用一種不能令人滿意的字去抬高自己呢?事實證明了大家的喜好才是真標準。同時說明盲從是有問題的

  • 2 # 顛張門徒

    要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明白真正的(書法)是藝術,而漢字只是書法藝術用來表現的工具而已!!!!要不然書法豈不成千篇一律的毛筆字,那它還會成為藝術嗎?【蘭亭序】是屬於書聖王羲之的書法藝術,也是體現二王筆法的最好藍本。

    歷史上所有有所成就的書家都繞不開二王,但是真正成功的書家卻又不為二王所困,展現出來的書法藝術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這就是書法藝術的本質所在,書法者(直述胸意也),簡單的模仿就會索然無味令人厭惡。

    宋四家的米黻一生致力於二王,若論功力完全可以用(蘭亭序)的筆法結字複製【蘭亭序式作品】,號稱(集古字)的他直到五十歲才形成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就是因為米黻追求的是真正的書法藝術,在30多年的書學路上艱苦探索之後終於走出泥潭,柳暗花明,在繼承(蘭亭序)的精髓之後創造出自己(風牆陣馬,痛快淋漓)的書法藝術!後來的元代大書家(趙猛頫)也是如此終生致力於二王,臨摹(蘭亭序)幾百遍之多,得其法後趙猛頫也創造出屬於自己書法面貌!蘭亭序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代表作,也是後人學習書法的不二門徑,真正致力於書法藝術的書學者是不會複製一件(蘭亭序式的作品)的,因為這不是藝術的初衷!!!!

  • 3 # 湘順1

    關於這個問題是這樣的,臨摹《蘭亭序》三百多遍,深感書聖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書法非凡夫(子)俗子所能成也,筆端仍然無法將《蘭亭序》的魏晉風度晉人風韻書寫出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千變萬化,韻高千古,是歷代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頂禮膜拜的傑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的一條非常重要的主線!誰學誰受益非淺!

    總而言之學古不泥古,才須廣學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向米芾一樣先做書奴最後才自立面目做主人!趙孟頫終生臨摹《蘭亭序》,日書萬字的雋美超群書法。歷代書法家都吸收《蘭亭序》的豐富多彩的容養為自己的書體服務!毛澤東偉人一生讀臨《蘭亭序》寫出氣勢磅礴雄偉大氣的狂草!

  • 4 # 智慧書法

    謝提問!你提的問題是偽命題。書法創作不是用古人的字型(指篆隸楷)寫字,也不是用別人的書體(形成大家風格的書法)寫字,創作不是抄襲別人,而是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有形表現。所以說用《蘭亭序》的書體創作就是抄襲,抄襲與創作水火不容。拙見。

  • 5 # 老陳聊書法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們臨帖經年累月,依然臨到八九不離十了,為什麼不直接用所臨習的字型去創造書法作品呢?

    首先,這個問題自相矛盾。既然是以臨帖的字型去寫作品,你用《蘭亭序》的字型寫作品那能是創作嗎?你不就是個集字作品嘛!書法歷史上還沒有哪位書家是以集字作品聞名於世的,道理很簡單,總有人比你臨的更像更好,並且永遠超不過原貼,圖啥呢?

    其次,無形之中揭露了書法學習中的錯誤認知。既然臨帖臨到最後不能用來直接創作,無法形成自己的特色,那只有融百家為一體,推陳而出新才能自成一派嘍。問題是,臨《蘭亭序》一家是臨,臨歐顏柳趙也是臨,融百家成一體依然是古人的別人的。就像說趙孟頫的字,明顯有二王,有思陵,有北海的影子。是不是說,學書法就是融合古人,那樣終究會走向死衚衕。

    最後,書法的歷史告訴我們,臨帖只是基礎,真正的創作必然要跳出古人的框框才行,哪怕是醜書,也比集字作品更能帶來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人相處時間久了,越來越不會表達,總吵架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