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病

    這個節目固然有它的問題之處,但同時也是被輿論誤解最多的節目。

    《演員的誕生》由於袁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因此看不到這個節目的意義,甚至有的參加了節目受益的人也跟隨輿論曾有厥詞。但是明眼的和演員群體自己很快就會明白,這個節目的意義。

    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員》裡徐崢就說,我覺得好演員的春天要到了。回顧第一季《演員的誕生》,你發現流量明星幾乎是見光死,至少在這個節目裡是這樣。而有演技、出色發揮的那幾個憑藉這個節目有了一波熱度。比如辛芷蕾,比如藍盈瑩,比如凌瀟肅,比如彭昱暢。

    這個節目確實是考驗真金的,別說參演的演員,導師都是必須經受住火煉。好演員透過這個節目能出來,只是流量明星要麼不敢來,要麼只是來激勵自己轉型的。而沒有流量的好演員一旦明白過來,自然會十二分的重視。你想他們能夠讓自己餓三天找狀態感覺,可想而知。

    這種節目為何好看,其實它就像《歌手》節目,每個參與者是拿出十二分的認真和努力來表演。這才是核心所在。相反湖南臺有個配音節目,在我看來才是垃圾節目。因為它專業節目不像專業,真人秀不像真人秀。如果搞成純專業的才會好看。因為演員會拿出渾身解數來對待。真人秀則不一樣。

    《演員》這個節目不好的方面,主要在於禮數和吃相。我們是禮儀之邦,他們似乎又是接觸過外國所謂上流文化的。為什麼說話時會缺乏一點禮數和教養,這是我最迷惑的。有禮數的說話其實也能說到位的。

  • 2 # 當貝影視

    《我就是演員》在對演員的演技上態度更加認真,導師也更加誠懇對待演員的表演上所發出的爭論點更能服人心,比上一季《演員的誕生》只為做秀好太多。

    就像第三期楊蓉所說的,這個平臺會讓那些默默無聞的演員在得到機會,被更多的觀眾、導演熟知。

    在《我就是演員》中,導師陣容比上一季更加完美,環節也更加豐富,整個節目的專業性也靠譜了很多,雖然還是會有爭議點,但都是從表演上出發,不再像上一季的“潛規則”那麼讓人無語,演員也就有了更多機會。

  • 3 # 影人六六

    《我就是演員》這個節目之所以能夠持續熱播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所突出的重點是演技,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更多具備較強演技實力的演員,重新回到觀眾和網友的視線,例如:曹炳琨、王曉晨、蔣夢婕、李念等等,他們大部分都是有科班出身的學習背景,在演技上具有一定實力的演員,絕大部分演員已經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數十年,但由於時代認知的變化和影視商業化發展的需求,這些演員也隨之人氣下滑,大部分人已經混到“接不到片約”的邊緣,所以希望透過這個節目鹹魚翻身重返舞臺。 其實《我就是演員》節目組在整體佈局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除邀請章子怡、吳秀波和徐崢作為導師外,還邀請了大牌導演陳凱歌、賈樟柯等進行點評以及示範影視化作品的拍攝,另外有些知名影視製片人也參與了節目的點評,如:尤小剛、張紀中、於正等,節目組還專門邀請了張國立、劉天池,作為演員演技保障的輔導老師,這麼強大的陣容對演技派的演員重新迴歸,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也讓很多觀眾和網友感到無比的驚喜,因為畢竟有演技的演員表演出來的作品是值得去欣賞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上面所說的“時代的認知變化和中國影視商業化發展的需要”,其實核心是我們進入了網路時代後,其“流量”就成為了商業化運作的原動力,有些導演願意花一部電視劇投資的一大半經費去請小鮮肉,是因為看中小鮮肉背後的營銷團隊,透過營銷團隊策劃出鮮活的話題上熱搜榜,以幾千萬的粉絲來推動和實現影視作品的商業化運作,從而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當然這些導演一定知道誰演技的好與壞,但出於經濟利益的驅動,自然會選擇利益。所以《我就是演員》這個節目的作用有多大還以觀後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達努節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