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門不帶刀

    古代女子只能聽從家裡長輩安排來生活?假的!這種說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因為古代女子除了要聽家長的話,還要聽丈夫的話,還要聽兒子的話。

    就是常言說的: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是不是覺得這個三從很沒有人權?很過分?少校柳下惠再補充一點:叫女子四德。四德”指婦德(品德)、婦言(言辭)、婦容(容貌)、婦功(生活技能)。

    幾個疑問:

    1,三從中的夫死從子與傳統孝文化中的尊母,敬母是否衝突?

    倫理中有“尊母孝母”的傳統,母親對兒子擁有相當的權力。但又規定:“夫死從子。”到底誰聽誰的?是否是衝突的?

    舉個例子:對於死去丈夫的寡婦來說,“從子”就是“從夫”的延伸,她不但要守節不嫁,還要含辛茹苦地撫養兒子長大,對作為一家之長的兒子遵從,重大事情由兒子做主。這才是夫死從子的真正含義。

    2.古代婦女的三從四德並不是對所有女子都有這樣的要求。

    聽到少校這樣說,大家是不是感到很驚訝?

    娶妻納妾,只有正妻才能正大光明的明媒正娶;而妾就不能叫娶,只能叫納妾,並且那妾都是在晚上。

    與其娶對應的,叫嫁。古代能說嫁人的。都是嫁過去做正妻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原配夫人。同樣也只有原配夫人,才能夠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內堂中說話算數。(新三從四德)

    3.三從四德與現在的婦女解放是否衝突?傳統的東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過猶不及,男人要有男人的樣子,女人要有女人的樣子。可以追求自由,但過度的自由就是放縱。男人如果不希望女人越來越爺們,那就一定不要讓自己越來越娘。(下圖為男人的三從四德)

    男女平等,請記住男女平等,請一定記住男女平等。

  • 2 # 張小生讀史

    也未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女子也有一段屬於她們的黃金時期——畜牧時代。

    據社會學家所考究,在先史時期,遊獵的階級尤為普遍,遊獵之民又都喜好劫奪的,當時物質匱乏,所以當時女子也是被掠奪的目標之一,之後便演變成交易,被交易的女子一般都是作為奴役的,毫無地位可言。遊獵之民逐漸演變成畜牧民族。畜牧之民的特點是,他有了一定的牧群,這時就更需要人力去看管,此時農業也已經出現,農作物的蒐集最初都是女子之事,男子只負責在外劫奪物資,後來農業逐漸發達,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此時的經濟主權為女子所有,各種農具也率為女子所有,當時就出現了一種情況,部族中人都不願女子出嫁,女子也無從出嫁,男子想要結婚的,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其地位就成了附屬品,此時女子的權利可謂是達到了鼎盛時期,像什麼部族會議,選舉首長等都是女子的事了。所以古代有“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說法。

    因為當時農業非常重要,男子逐漸都從事於農業,以至於慢慢演變成以男子為主,女子為輔了,經濟的主權又落去男子之手,女子的地位有漸漸低落了。

    到了家族時代的時候,未出嫁的女子就形同於家族中的奴隸了,就婚姻而言,自己是毫無選擇自由的,不到結婚那天是看不到自己要嫁的人是什麼樣,父母掌握了絕對權。說白了,那時女子就是整個家族的犧牲品,毫無個人價值可言。所以貞操也被看的非常之重,就是為了讓女子忠誠。出嫁後的女子,當然是要依附丈夫的,有一句話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可側面反應出女子當時的境遇是怎樣的。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母以子貴”,就是說作為一個女子,能為家族傳宗接代,生出一個男孩,那麼你的生活還好過一些,如果不能生育,那麼地位就會一落千丈。這還是說的是正妻,像妾,丫鬟的地位就更不必說了。女子如果犯錯,當然有家法處置,每個家族制度當然也不會盡同。

    所以女子也有其短暫的黃金時代,不必聽從家長的安排,但只是短暫的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遇到總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同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