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926586462315
-
2 # 哈哩路亞
生性是一個耳根子軟、輕信別人的人,是以常常會受人忽悠,然後再受聽眾嘲笑。我曾深為此而煩惱,並立志做一個吹牛的人。透過我的日常留意,總結出吹牛的三大型別,以為讀者與我共勉。
型別一:
瞪大眼睛、咋咋唬唬型。這是吹牛界中最底端的存在,最明顯的特徵是——好像一個傳銷者(雖然我並未見過搞傳銷的人,我亦為此慶幸)。他們著力於讓你相信他的話,但因為用力過重而顯得很浮誇,他們卻並無這樣的感覺,自我陶醉在自己的巧言善辯與對面目瞪口呆中,全然不知對方在腦裡已經給他打下了“傻b”的定論。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就是如此,竟然還跟我是老鄉,我一度為此感到羞恥。他有一種我從一級城市研究生畢業的莫名優越感,對我們這些雖然沒有讀研智力卻在他之上的人多有小覷,甚至讓我這種涉世未深的人都能感覺得到。對於這種直白、浮誇的吹牛者,實在讓人難以產生信任感。我自覺已經是個輕信之人,但面對著他的不靠譜也難以對他建立起信任。
只能祝願他早日迷途知返,不要再以聲音的大小和動作的浮誇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型別二:
迷之自信,一言不合講事實、擺資料型。這是吹牛界的真正強人,如果無法深知此人的為人,他會給你留下成熟穩重、顧慮周全的印象。關鍵是他們似乎知道的很多,論述起來一本正經,你越是對情況不瞭解越是對其仰慕。最後你會覺得似懂非懂,認為是自己沒有反應過來,本能地點頭認可,實則他們所說狗屁不通。讓我想起高中老師時常叮囑寫議論文要擺事實、講道理,他們當時作文一定寫得很好,但是總歸不過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我的周圍便有人深諳其道,只是心性差了點兒,藏不住自己的情緒,否則他會是個人醜心善有學問的人。剛來的時候,私下裡幫我介紹同事,甚至幾月幾號發生的事情都記得住,我驚歎他的貌似充滿脂肪的腦子裡有顆超級大腦。後來我曾對其博知敬佩很長時間,直到他說的一件事情恰恰我親身經歷。聽著他唾沫橫飛、信誓旦旦、一本正經地講述著彷彿親眼所見的事情,我即便深知他當時並不在場,依然被他感染到,瞬間他的形象崩塌,但我還是敬仰他的本事——入錯行的大演說家。
所以,每次在手機上聽到馬雲說話,我就覺得此人開始忽悠了。以我的直覺,他們的風格很像,最大的兩點不同是:成功的光環和成熟的心性。
型別三:
低聲呢喃型。有點類似於杞人憂天的感覺,與型別二的不同之處在於型別二是忽悠別人,型別三是先讓自己相信。所以型別三是一個會呈現出兩種極端結果的吹牛方式,要麼像杞人憂天那樣被人視為瘋子,要麼像神話故事那樣,影響世人。其最大特點是,假設一個不會被證明的假設,然後信以為真,再在假設基礎上構建一個沒有漏洞,即有嚴密邏輯關係的系統,等人上鉤。
這種人真是不好遇見,即便遇見也大都是不成功的劣質品,我未曾見到過,但是看過這些傳說。是在高銘的書中——《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對一些精神病人的採訪,所以我想說的是要達到型別三的吹牛方式,首先腦子要好使。
孔子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型別三的吹牛人士雖然沒有孔子那麼嚴苛,卻也是在相信的力量下,對自己的猜想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是我認為境界最高的吹牛境界,就好像一個不算好看的人,相信自己很帥,能露出遺世而獨立的氣質,竟然還能列出別人無法反駁的帥的道理。會有一天人們的審美髮生變化,與他們的道理不謀而合,他們會從歷史裡轉出來證明自己的審美領先了至少一個時代,比如“娘”文化。
相對於第三型別,我自認為沒天分、沒態度,所以我還是努力靠近第二型別的吹牛人士吧!
回覆列表
臉皮要厚,口才要好,應變要快。臉皮要厚,什麼話題都敢“吹”一番;口才要好,要把“吹”的那個話題說的有聲有色,令別人相信;應變要快,當被人懷疑你在吹牛時,要儘快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