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 1、《野草》寫作的文化背景是: 《野草》是一部充滿著象徵主義的散文詩集。 象徵主義作為一個自覺的文藝流派運動是從19世紀80年代法國作家讓·莫瑞阿斯在《費加羅報》發表《象徵主義宣言》時開始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20年代形成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世界範圍的現代派文藝運動 。 散文詩在新詩革命初期就開始有人創作,1918年到1923年,初期白話詩人劉半農,在創作新詩的同時,寫了《曉》 《餓》《雨》《靜》《墨蘭的海洋深處》等散文詩篇。 新詩奠基者郭沫若於1920年12月20日,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用“我的散文詩”為總題,發表了《冬》《她與他》《女屍》《大地的號》四首短小的散文詩作品。 在此前後,從1918年到1924年,《新青年》《晨報副刊》《小說月報》《文學旬刊》《文學週報》《學燈》《覺悟》《語絲》等刊物上,陸續發表了劉半農、沈穎、周作人、兩諦(鄭振鐸)、沈性仁、張定璜、蘇兆龍等人翻澤的屠格涅夫、波德萊爾的散文詩。 有的刊物還專門發表了介紹和討論散文詩的文章。作者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陸續發表了23篇散文詩,編成《野草》。 2、時代背景 20世紀初期,中國政治時局動盪不安,軍閥混戰,段祺瑞政府把持了北京政權後,中國陷入了五四運動之後最黑暗的時期。 軍閥政府“既摧殘全國學生工人爭取自由運動,慘殺無辜。又主使川湘桂粵東南東北數次戰爭,擾害閭閻。” 五四新文化運動出現了逆轉和挫折,《新青年》團體散掉後,魯迅有種在沙漠中孤軍奮戰的感覺。 他把自己描寫成在舊戰場上徘徊的餘零兵卒,找不到目標和意義。而與周作人的失和以至決裂,使魯迅極力維持的完整的家的概念不復存在,魯迅精神家園最後的整合的依託四分五裂,再者,女師大事件也給魯迅情緒帶來很大的影響。 作者魯迅為了記述這一過程,創作了一系列反映軍閥混戰及內心苦悶的散文詩。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 1、《野草》寫作的文化背景是: 《野草》是一部充滿著象徵主義的散文詩集。 象徵主義作為一個自覺的文藝流派運動是從19世紀80年代法國作家讓·莫瑞阿斯在《費加羅報》發表《象徵主義宣言》時開始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20年代形成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世界範圍的現代派文藝運動 。 散文詩在新詩革命初期就開始有人創作,1918年到1923年,初期白話詩人劉半農,在創作新詩的同時,寫了《曉》 《餓》《雨》《靜》《墨蘭的海洋深處》等散文詩篇。 新詩奠基者郭沫若於1920年12月20日,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用“我的散文詩”為總題,發表了《冬》《她與他》《女屍》《大地的號》四首短小的散文詩作品。 在此前後,從1918年到1924年,《新青年》《晨報副刊》《小說月報》《文學旬刊》《文學週報》《學燈》《覺悟》《語絲》等刊物上,陸續發表了劉半農、沈穎、周作人、兩諦(鄭振鐸)、沈性仁、張定璜、蘇兆龍等人翻澤的屠格涅夫、波德萊爾的散文詩。 有的刊物還專門發表了介紹和討論散文詩的文章。作者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陸續發表了23篇散文詩,編成《野草》。 2、時代背景 20世紀初期,中國政治時局動盪不安,軍閥混戰,段祺瑞政府把持了北京政權後,中國陷入了五四運動之後最黑暗的時期。 軍閥政府“既摧殘全國學生工人爭取自由運動,慘殺無辜。又主使川湘桂粵東南東北數次戰爭,擾害閭閻。” 五四新文化運動出現了逆轉和挫折,《新青年》團體散掉後,魯迅有種在沙漠中孤軍奮戰的感覺。 他把自己描寫成在舊戰場上徘徊的餘零兵卒,找不到目標和意義。而與周作人的失和以至決裂,使魯迅極力維持的完整的家的概念不復存在,魯迅精神家園最後的整合的依託四分五裂,再者,女師大事件也給魯迅情緒帶來很大的影響。 作者魯迅為了記述這一過程,創作了一系列反映軍閥混戰及內心苦悶的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