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穿不好就哭、玩具找不到就發脾氣、積木倒了就生氣……
而且看這位家長的提問,也提到“有可能孩子天生氣質就這樣”,說明家長對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很多,自己也挺有研究了。
確實,孩子情緒不好的原因,時常來自於生活中面臨的“挫折”,而“挫折容忍度”好不好,確實跟孩子的“氣質”也有關係。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有自己獨特的接近世界的方式,被稱為“氣質”。
平時生活中,我們說到“氣質”,很容易和“性格”混淆,但其實,兩者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
“氣質”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動力方面,比如強度、速度、穩定性和指向性。氣質是天生的,形成早,不易改變,也沒有好壞之分。
比如我們常說有的寶寶好動、性子急、外向,有的寶寶安靜,慢性子,內向,這其實講的就是氣質特點;
而當我們說某人“勇敢”、“友善”時,這些特質和後天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可塑性強,是性格特徵。
而“挫折忍耐度”,正是主要氣質特徵中的一種。
肯定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後者。
確實,對父母來說,有些氣質型別的孩子,確實比另一種氣質型別的孩子“更好帶”。
比如,安撫一個安靜、慢性子的的孩子,很可能比安撫一個反應激烈的“急脾氣”孩子容易一些。
但既然氣質是天生的,並不是孩子或父母可以選擇或改變,那麼,我們的目標一定不是“改變孩子”。
而是通過了解孩子的氣質、培養孩子的優勢、並在孩子需要時提供支援,幫助每個孩子適應,並對這個世界更有信心。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屬於“低挫折耐受性”,可以試試下面這些引導方式:
脾氣急的孩子,通常一大特點就是“等不得”,想要什麼一定“現在就要”。
如何能讓孩子學會等待呢?
可以在需要孩子等待的時候,先用語言及時迴應孩子的需求,比如:“哦,媽媽知道了,寶寶要喝奶了”。讓孩子明白,媽媽已經接收到了自己發出訊號,讓孩子比較安心。
然後在孩子等待的時候,和他們談談“媽媽正在做什麼”。例如:
“媽媽現在正在給你燙奶瓶呢”;
“爸爸一分鐘之內就來幫你”;
“爸爸看完這一頁書就來和你玩積木”。
當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讓孩子知道:
爸爸媽媽理解,你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說:
“這個拼圖真的是太難了!寶寶你是不是拼了好久都拼不好,才這樣生氣的”?
家長在提問中也說過:“我為此也做過不少努力,鼓勵、分解小步驟等方法都沒法讓她再嘗試一次”。
鼓勵、分解小步驟都是很棒的方法,媽媽這樣做真的非常好。
只是在這之前,先承認孩子心裡的難過和沮喪,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這是最好的安慰。
接下來,我們再鼓勵、再分解小步驟,再和孩子一起想想解決方案,給孩子一些建議或者示範,孩子更容易心平氣和地接受。
幽默可以有效的減輕緊張感。是煩惱最好的昇華。
比如,孩子用積木搭的“一顆樹”倒了,正要傷心呢,爸爸大喊一聲:
“啊!爸爸從樹上摔下來啦,好痛呀”!
孩子肯定很快就破涕為笑了。
接下來,爸爸不妨裝裝腿疼的樣子,心安理得地請寶貝幫你“揉腿”:
“快給爸爸揉一揉,揉好了我們再種一顆樹,我們一定不會放棄的”!
鞋子穿不好就哭、玩具找不到就發脾氣、積木倒了就生氣……
而且看這位家長的提問,也提到“有可能孩子天生氣質就這樣”,說明家長對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很多,自己也挺有研究了。
確實,孩子情緒不好的原因,時常來自於生活中面臨的“挫折”,而“挫折容忍度”好不好,確實跟孩子的“氣質”也有關係。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有自己獨特的接近世界的方式,被稱為“氣質”。
平時生活中,我們說到“氣質”,很容易和“性格”混淆,但其實,兩者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
“氣質”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動力方面,比如強度、速度、穩定性和指向性。氣質是天生的,形成早,不易改變,也沒有好壞之分。
比如我們常說有的寶寶好動、性子急、外向,有的寶寶安靜,慢性子,內向,這其實講的就是氣質特點;
而當我們說某人“勇敢”、“友善”時,這些特質和後天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可塑性強,是性格特徵。
而“挫折忍耐度”,正是主要氣質特徵中的一種。
有的孩子往往會因為某些事情不順利而感到沮喪,於是迅速放棄;而有些孩子卻有著良好的耐心和永續性,願意堅持想辦法解決問題。肯定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後者。
確實,對父母來說,有些氣質型別的孩子,確實比另一種氣質型別的孩子“更好帶”。
比如,安撫一個安靜、慢性子的的孩子,很可能比安撫一個反應激烈的“急脾氣”孩子容易一些。
但既然氣質是天生的,並不是孩子或父母可以選擇或改變,那麼,我們的目標一定不是“改變孩子”。
而是通過了解孩子的氣質、培養孩子的優勢、並在孩子需要時提供支援,幫助每個孩子適應,並對這個世界更有信心。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屬於“低挫折耐受性”,可以試試下面這些引導方式:
1、幫助孩子學會等待脾氣急的孩子,通常一大特點就是“等不得”,想要什麼一定“現在就要”。
如何能讓孩子學會等待呢?
可以在需要孩子等待的時候,先用語言及時迴應孩子的需求,比如:“哦,媽媽知道了,寶寶要喝奶了”。讓孩子明白,媽媽已經接收到了自己發出訊號,讓孩子比較安心。
然後在孩子等待的時候,和他們談談“媽媽正在做什麼”。例如:
“媽媽現在正在給你燙奶瓶呢”;
“爸爸一分鐘之內就來幫你”;
“爸爸看完這一頁書就來和你玩積木”。
2、幫助孩子應對挫折感。當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讓孩子知道:
爸爸媽媽理解,你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說:
“這個拼圖真的是太難了!寶寶你是不是拼了好久都拼不好,才這樣生氣的”?
家長在提問中也說過:“我為此也做過不少努力,鼓勵、分解小步驟等方法都沒法讓她再嘗試一次”。
鼓勵、分解小步驟都是很棒的方法,媽媽這樣做真的非常好。
只是在這之前,先承認孩子心裡的難過和沮喪,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這是最好的安慰。
接下來,我們再鼓勵、再分解小步驟,再和孩子一起想想解決方案,給孩子一些建議或者示範,孩子更容易心平氣和地接受。
3、幽默幽默可以有效的減輕緊張感。是煩惱最好的昇華。
比如,孩子用積木搭的“一顆樹”倒了,正要傷心呢,爸爸大喊一聲:
“啊!爸爸從樹上摔下來啦,好痛呀”!
孩子肯定很快就破涕為笑了。
接下來,爸爸不妨裝裝腿疼的樣子,心安理得地請寶貝幫你“揉腿”:
“快給爸爸揉一揉,揉好了我們再種一顆樹,我們一定不會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