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農民工歪說古今

    說起清聖祖康熙帝的兄弟,就不得不說起他的父親——清世祖順治帝。說起順治帝就不得不說一說那位受到專寵的董鄂妃,也就是史籍中記載的孝獻端敬皇后。順治帝一生對董鄂氏幾乎達到了專寵的地步,在董鄂氏唯一的兒子出生時,順治帝不僅大赦天下,而且還公開宣稱此子是“朕第一子”,這幾乎就是皇太子的待遇了!只可惜,董鄂氏的兒子命太薄,出生不久便夭折了。順治帝悲痛無比,居然一反祖制,將這個尚在襁褓之中便已經夭折的皇子追封為了榮親王!

    實際上,榮親王根本不是順治帝的“第一子”,在他之上還有三個哥哥,即順治帝的庶長子牛鈕、裕憲親王福全和康熙帝。換言之,順治帝在和董鄂氏秀恩愛的同時下半身也沒閒著……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帝王,愛和性是截然分開的,順治帝和別的女人生孩子並不妨礙他和董鄂氏愛得死去活來!其他女人不過就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為的就是給皇位繼承人多增加一些“備胎”、以防萬一。因此,順治帝雖然專寵董鄂氏,卻依然和其他女人生下了七個兒子,而且這裡面還不包括女兒……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位,在榮親王之後順治帝還生下了四個兒子,即恭親王(不是晚清的恭忠親王)常寧、奇綬、純靖親王隆禧和永幹。雖然順治帝有八個兒子,但絕大多數都夭折或早殤了,活到成年的除了康熙帝之外,只有裕憲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和純靖親王隆禧。其中,隆禧剛剛成年不久便去世了,年僅虛二十歲。除了比夭折、早殤的兄弟們多了一個兒子和親王爵位之外,隆禧與他們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換言之,在康熙十八年隆禧去世之後,康熙帝只剩下一兄一弟。

    康熙帝對自己這一兄一弟應該說還是相當不錯的,不僅剛剛“成年”便將他們封為了親王,而且後來還對他們委以了兵權!歷朝歷代,皇帝敢於給親兄弟兵權者並不多,近乎鳳毛麟角。畢竟,理論上親兄弟是對自己皇位最大的威脅,不是嗎?但是,康熙帝給了,而且兩個親兄弟都給了!這足以說明一切問題了。

    尤其是福全,或許是因為皇位本來應該是福全的吧,康熙帝對這個哥哥格外照顧、也格外包容。在親征噶爾丹時凱旋時,康熙帝留下福全監視噶爾丹殘部。福全後來居然因為糧草不濟,未經請示便私自班師回朝了。這件事要是擱別人身上,死一百次估計都夠了,可康熙帝僅僅象徵性地削掉福全幾個牛錄了事,兄弟二人的關係可見一斑。福全去世時,康熙帝正在巡狩塞北,獲悉後康熙帝火速趕回了北京。史載,康熙帝曾經在福全葬禮上“摘纓”。正所謂君不戴臣孝,皇帝只有在父母去世時才會有“摘纓”的舉動,即便是皇后、庶母也沒有這個待遇!這等於是康熙帝在為自己這位二哥變相服喪了,此舉也足可見福全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不僅如此,康熙帝還違反清王朝將級襲爵的祖制,加恩讓福全的兒子承襲了裕親王爵位,而不是降級承襲裕郡王。福全去世後的諡號是“憲”,也就是後來清世宗雍正帝的那個諡號。雖然臣諡與帝諡是有區別的,但二者還是相通的,可見康熙帝對自己這位二哥的蓋棺定論還是相當高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常寧了,常寧是康熙帝活到成年的兄弟中唯一沒有得到諡號的。其中的原因,史籍都語焉不詳。有人猜測是因為常寧的岳父之一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但本人持保留態度。且不說吳三桂的孫女只是常寧的妾,影響力甚微。而且,在“三藩之亂”被平定之後,常寧還被康熙帝委以了兵權!個人認為,兄弟二人之間的矛盾應該與吳三桂無關。從康熙帝並沒有革去常寧的恭親王爵位來看,二人之間的矛盾可能也並不尖銳,或許與政治的關係不太大,但矛盾肯定是存在的。常寧與福全同一年去世,但喪葬待遇卻相去頗大,足以說明康熙帝心中對常寧是有怨氣的。或許不給諡號就是與此有關,給個惡諡等於是把兄弟矛盾公開到了青史之中,這自然是康熙帝最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常寧也沒那麼大罪過,死了還給個惡諡、蓋棺定論,沒必要。給個美諡吧,康熙帝又過不去心中那道坎兒。索性不給,功過留待後人評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歲寒還三友的對聯還有相關寒三友詩文方面的下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