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資訊推薦

    【同步教育資訊】一. 本週教學內容《日喻》二. 本週教學目標這篇短文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盲人識日”的比喻,十分巧妙地說明了只求一點、不及其餘的方法,將會導致何等荒謬的結論;“北人學沒”,又深入淺出地闡發了深入實際生活的重要意義。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1. 深入鑽研課文,掌握結構特徵。2. 加強語感訓練。四. 知識分析1. 蘇軾散文的風格: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能“以詩為文”。所謂“以詩為文”,不僅是說他能把一篇古詩或一首絕句的題材用散文給寫出來,更重要的是,他的散文富有詩意。一般說來,抒情散文富有詩意是不足為奇的;而蘇軾卻能在說理文裡也帶有詩意。2. 結構分析:第一段先講了一個“盲人問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識日”的問題在於只是依據間接的、片面的經驗來認識事物,因此得出違反客觀實際的錯誤結論。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出道理,引申出“識日”和“見道”兩者的共同點,指出不能達於道的錯誤在於“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沒有認識到“道”的本質,沒有從事物的本來面目出發,只是主觀臆斷。第三段講“求道”的正確方法。同樣是先講一些大家所熟知的道理,再引申到“求道”之事。用孫武的話說明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掌握主動,用積極進取的姿態爭取主動,用子夏的話說明君子勤學,方法得當,則道自至。引用古人這兩句話說明“得道”與“學習”的關係,不去勉強追求得道,只要付出努力,道自己就會到來,語言儉省,說理確切。然後作者用生活中習見的現象講道理,將“南方沒人”和“北方溺者”對比論證,說明環境和實踐的重要性,最後落實到結論“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不透過親身實踐,就不能學會“沒”;同樣,如果單純靠間接經驗“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學“道”,也不能達於道。3. 本文所闡釋的道理:首先,做學問如果不透過自己刻苦鑽研,親身實踐,只是靠打聽別人,隨便相信別人,就一定不會深入,不僅失於片面,而且還容易犯錯誤。如果只憑主觀瞎猜,危害性就更大。其次,外因必須透過內因起作用,專靠外力是無濟於事的。探求真理,鑽研學問的內因,就是靠自己學習,不能只撿別人的現成果實。還有第三點,所謂學習,不能只空談理論,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實學,要受過實際鍛鍊。儘管蘇軾說,有一天“道”會不用你去求而主動地來找你,實際上他卻正是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你要不下苦功夫,“道”是不會來找你的。這些道理,在今天看來,還是正確的,對我們是有用的,值得借鑑的。盲人識日 ②說明沒有親自觀察而僅憑耳聞,就不能瞭解事物的本來面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情況最好不要亂叫貴賓犬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