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測衛星A
-
2 # 戰略論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南北兩大突擊集團軍的進攻速度都遠遠低於預期,德軍的坦克和步兵的損失都非常大,這讓德軍的進攻缺乏持久力,進攻部隊不得不頻繁的停下來進行必要的重組,代價就是蘇軍有時間調遣預備隊加強防線。顯然德軍這兩支攻擊集團軍都需要更多的兵力加強才有可能完成計劃中的“堡壘行動”,包括更多的坦克和步兵。
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擔負著主要的突擊任務,擁有更強大進攻兵力的他們雖然在一開始取得了不錯了進展,但是在後續的進攻中顯得很乏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掩護側翼的步兵師,隨著突破不斷深入,側翼的掩護不斷加長,而曼施坦因手中沒有足夠的步兵師,不得不讓擔任進攻的裝甲部隊分擔這一任務,這將不可避免的導致德軍進攻力量的削弱,進而降低德軍的推進速度。僅就南方集團軍群而言,至少需要為其再提供2-3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才有可能達成目的。
北路的莫德爾第9集團軍的形勢比南面更加嚴重,莫德爾的部隊並沒有曼施坦因強,而蘇軍防禦的重點卻在莫德爾方向上(蘇軍一直認為北路是主攻方向),這導致莫德爾的進攻將極為困難。事實也是這樣,莫德爾的推進速度非常緩慢,損失也很大,最終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即便不考慮後來分兵馳援第2裝甲集團軍,只讓第9集團軍專心應付進攻任務,也很難達成陸軍總司令部所要求的快速挺進,至多隻能是牽制作用。介於莫德爾所面臨的嚴重困難,為其增加的兵力不應少於4-5個裝甲師和步兵師。
相比於增加兩個攻擊集團軍的兵力,最應該予以加強的就是防守奧廖爾突出部的德軍第2裝甲集團軍,該集團軍的兵力實在過於虛弱,完全無法頂住蘇軍兩個完整的方面軍的進攻,最終導致莫德爾的第9 集團軍不得不放棄進攻行動,前往挽救奧廖爾突出部的嚴重危機。奧廖爾突出部作為北路德軍的出發陣地必須予以堅守,否則整個進攻德軍的後方便暴露在蘇軍的威脅之下。要保證第2裝甲集團軍可以獨自抵抗蘇軍的強大進攻,必須為其再提供2個裝甲師和4個步兵師。
綜合來看,要想讓德軍的“堡壘行動”進行的比較順利,則必須要再增加15個以上的裝甲師和步兵師,而即便是從最低程度考慮(保證堡壘行動徹底執行),也至少需要提供10個師的兵力,其中對第2裝甲集團軍的6個師的增加不可或缺,對於進攻集團軍的兵力增加可以減少為4個步兵師。由於德軍一直處於進攻中,戰場掌握在德軍手裡,所以可以對戰場大部分的受損坦克進行維修再次投入作戰,這樣可以不需要再增加裝甲師,但是必須的增加步兵師,以保證寶貴的裝甲部隊可以全力投入進攻之中。
-
3 # DESMONDZH
由於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德國需抽調兵力救義大利,故徳軍主動停止進攻,並非被蘇軍擊敗的,從戰術層面看,是徳軍贏。而在戰役後的蘇軍反擊中,徳軍且戰且退,敗而不亂,仍不斷給予反擊中的蘇軍重創,至少在1943年底,徳軍仍是一支勇猛之師。
相關內容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開始進攻,能否取得勝利?
- 庫爾斯克會戰中,如果德軍增加200輛豹式坦克和100架Me-262可以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嗎?
- 為什麼有人說庫爾斯克戰役戰術上是德軍勝利,戰略上是蘇聯紅軍勝利?
- 庫爾斯克戰役,希特勒下令等虎式坦克到位再打,這對戰役結果有影響嗎?
- 自己總聽有些人說是希特勒瞎指揮導致德軍失敗,但有沒有具體的例子?誰能舉幾個戰役?
- 二戰德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為何還要發起斯大林格勒戰役?
- 蘇聯為何在戰役獲勝後士兵傷亡仍然大於德軍?
- 二戰時德軍與盟軍的傷亡比是多少?整個二戰中德軍有多少兵力參戰?盟軍的兵力是多少?整個二戰中被德軍傷亡的人(包括所有和德國交戰的國家)有多少?
- 二戰中,庫爾斯克戰役之後曼施坦因去了哪裡?
- 二戰德軍骷髏師是怎樣的一支隊伍,哪些著名戰役中有他們的身影?
個人認為,如果能增加10~15萬戰鬥力量(就是增加10師左右的兵力,其中5個師應該是裝甲師或摩步師),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的取得部分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達到圍殲突出部難實現)。
調集這部分力量對當時的整個德軍陸軍而言,並非很難,主要是陸軍總司令希特勒的預見性和決斷力的問題。這部分力量可以來自突尼西亞的非洲軍團(5月底全部投降),提前撤出這個孤島,可以挽救8萬精銳的部隊;同時隨著部分在西線整編的部隊結束整編和總動員帶來的力量,在其它戰線不做大的調動的情況下,就能較輕鬆完成向庫爾斯克地區提供有力的增援力量。
退一步講,這股力量即使不能幫助德軍達成戰役目的,也完全可以在隨後的蘇軍反攻中或者說再後來的向第聶伯河的退卻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希特勒的戰略眼光更高的話,敢在其它戰線做一定程度暫時的削弱(如西線、巴爾幹地區和挪威),則向庫爾斯克地區提供20個師甚至是更多點也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