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同一個領域,也是分工非常精細的。因此,科學合作研究不是我不如別人,需要佔別人的便宜沾他人的光。而是為了更加完美高質量高速度的完成科學研究任務,對社會和歷史在最合適、最經濟的時間,把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成果,貢獻給社會,服務於社會。
現代社會的高速度發展,需要這種合作的精神。合作不是沒有獨立思想,恰恰相反,因為有獨立思想,才具有合作的資格和基礎。
1952年,楊振寧還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並發表了兩篇關於相變理論的論文。兩篇文章同時投稿和發表,發表後引起愛因斯坦的興趣。就是合作成功的例子之一。
我們知道,一個科學發現,往往不是你一個人發現了,而是同時代有很多人,也發現了。如果合作研究,那麼,就會集思廣益,把研究的時間和研究的週期大大的最短,這樣,就有利於推進科學研究的發展和學術成果的及時推廣。
科學家的目的,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研究問題,研究問題就是他們的工作,也是他們的最高目的。所以,科學家都願意合作研究。
那種所謂“獨立思想”與現代合作研究,不是一個概念。
合作研究與獨立思想沒有任何的衝突。因為科學需要不同的智慧相遇。這是最高的思想峰會。
楊振寧的研究成果是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
在提出這個理論的過程中,他與李政道都有各自的獨立思想。
比如說,楊振寧從1949年與李政道初次合作,到1957年因“宇稱不守恆”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決裂,科學上不再合作,友誼也一筆勾銷,學術界也充滿了傳言;包括諾貝爾名聲到太太的因素。
關於他們個人關係分裂的原因,楊李雙方偶有公開敘述,然而各有說辭,令外界對真實原因依然不得而知。
楊振寧表示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與李政道的決裂是他今生最大遺憾。 從可靠的事件順序梳理,李政道首先宣佈“宇稱不守恆”發現的主導權歸他,楊振寧才對此做出反駁。
考察文獻,李政道在70年代和2004年對“宇稱不守恆”發現過程的論述存在著明顯的矛盾。據研究,李政道提出的“署名習慣”並不存在。
除此之外,1962年,楊振寧提出“非對角長程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從而統一刻畫超流和超導的本質,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這是當代凝聚態物理的一個關鍵概念。
1967 年,楊振寧發現 1 維δ函式排斥勢中的費米子量子多體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矩陣方程,後被稱為楊—Baxter方程(因為1972年Baxter在另一個問題中也發現這個方程)。
1975年,楊振寧和吳大峻發表了論文75c,用不可積相位因子的概念給出了電磁學以及楊—Mills場論的整體描述,討論了Aharonov—Bohm效應和磁單極問題,揭示了規範場在幾何上對應於纖維叢上的聯絡。這篇文章裡面附有一個“字典”,把物理學中規範場論的基本概念準確地“翻譯”成數學中纖維叢理論的基本概念。這個字典引起數學界的廣泛興趣,大大促進了數學與物理學以後幾十年的成功合作。
楊振寧在50多年的物理學研究生涯中獨立完成的研究也很多,如果沒有獨立的科學思想,他怎麼可能成為世界一流的偉大科學家,世界一流科學家,又怎麼會白白送他科學成果?
所以,認為楊振寧沒有獨立思想,這是根本沒有道理的。楊振寧在國際物理學界馳騁50多年,難道這50多年都是沒有獨立思想的科學家?
即使在同一個領域,也是分工非常精細的。因此,科學合作研究不是我不如別人,需要佔別人的便宜沾他人的光。而是為了更加完美高質量高速度的完成科學研究任務,對社會和歷史在最合適、最經濟的時間,把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成果,貢獻給社會,服務於社會。
現代社會的高速度發展,需要這種合作的精神。合作不是沒有獨立思想,恰恰相反,因為有獨立思想,才具有合作的資格和基礎。
1952年,楊振寧還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並發表了兩篇關於相變理論的論文。兩篇文章同時投稿和發表,發表後引起愛因斯坦的興趣。就是合作成功的例子之一。
我們知道,一個科學發現,往往不是你一個人發現了,而是同時代有很多人,也發現了。如果合作研究,那麼,就會集思廣益,把研究的時間和研究的週期大大的最短,這樣,就有利於推進科學研究的發展和學術成果的及時推廣。
科學家的目的,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研究問題,研究問題就是他們的工作,也是他們的最高目的。所以,科學家都願意合作研究。
那種所謂“獨立思想”與現代合作研究,不是一個概念。
合作研究與獨立思想沒有任何的衝突。因為科學需要不同的智慧相遇。這是最高的思想峰會。
楊振寧的研究成果是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
在提出這個理論的過程中,他與李政道都有各自的獨立思想。
比如說,楊振寧從1949年與李政道初次合作,到1957年因“宇稱不守恆”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決裂,科學上不再合作,友誼也一筆勾銷,學術界也充滿了傳言;包括諾貝爾名聲到太太的因素。
關於他們個人關係分裂的原因,楊李雙方偶有公開敘述,然而各有說辭,令外界對真實原因依然不得而知。
楊振寧表示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與李政道的決裂是他今生最大遺憾。 從可靠的事件順序梳理,李政道首先宣佈“宇稱不守恆”發現的主導權歸他,楊振寧才對此做出反駁。
考察文獻,李政道在70年代和2004年對“宇稱不守恆”發現過程的論述存在著明顯的矛盾。據研究,李政道提出的“署名習慣”並不存在。
除此之外,1962年,楊振寧提出“非對角長程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從而統一刻畫超流和超導的本質,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這是當代凝聚態物理的一個關鍵概念。
1967 年,楊振寧發現 1 維δ函式排斥勢中的費米子量子多體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矩陣方程,後被稱為楊—Baxter方程(因為1972年Baxter在另一個問題中也發現這個方程)。
1975年,楊振寧和吳大峻發表了論文75c,用不可積相位因子的概念給出了電磁學以及楊—Mills場論的整體描述,討論了Aharonov—Bohm效應和磁單極問題,揭示了規範場在幾何上對應於纖維叢上的聯絡。這篇文章裡面附有一個“字典”,把物理學中規範場論的基本概念準確地“翻譯”成數學中纖維叢理論的基本概念。這個字典引起數學界的廣泛興趣,大大促進了數學與物理學以後幾十年的成功合作。
楊振寧在50多年的物理學研究生涯中獨立完成的研究也很多,如果沒有獨立的科學思想,他怎麼可能成為世界一流的偉大科學家,世界一流科學家,又怎麼會白白送他科學成果?
所以,認為楊振寧沒有獨立思想,這是根本沒有道理的。楊振寧在國際物理學界馳騁50多年,難道這50多年都是沒有獨立思想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