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預應力鋼筋下料長度的方法:
1、後張法:先澆築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後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公式:預應力鋼筋下料長度=孔道長度+2×工作錨厚度+2×張拉裝置長度(千斤頂,限位環等)+2×工具錨厚度+2×100mm(富餘量)
2、先張法:在混凝土構件預製過程中對其預先施加應力以提高構件效能。
預應力鋼筋下料長度=臺座長度+2×張拉橫樑寬度+2×夾具厚度+2×100mm(富餘量)
擴充套件資料:
後張法制作構件:先澆築混凝土,並在構件體內按預應力筋的位置留出相應的孔道,待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一般不低於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後。
在預留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進行張拉,並利用錨具把張拉後的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依靠構件端部的錨具將預應力筋的預張拉力傳給混凝土,使其產生預壓應力;最後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漿,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
先張法制作構件:預應力筋的張拉可採用單根張拉或多根同時張拉,當預應力筋數量不多,張拉裝置拉力有限時常採用單根張拉。當預應力筋數量較多且密集布筋,另外張拉裝置拉力較大時,則可採用多根同時張拉。
在確定預應力筋張拉順序時,應考慮儘可能減少臺座的傾覆力矩和偏心力,先張拉靠近臺座截面重心處的預應力筋。在施工中為了提高構件的抗裂效能或為了部分抵消由於應力鬆弛、摩擦、鋼筋分批張拉以及預應力筋與張拉臺座之間溫度因素產生的預應力損失,張拉應力可按設計值提高5%。
參考資料:
計算預應力鋼筋下料長度的方法:
1、後張法:先澆築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後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公式:預應力鋼筋下料長度=孔道長度+2×工作錨厚度+2×張拉裝置長度(千斤頂,限位環等)+2×工具錨厚度+2×100mm(富餘量)
2、先張法:在混凝土構件預製過程中對其預先施加應力以提高構件效能。
預應力鋼筋下料長度=臺座長度+2×張拉橫樑寬度+2×夾具厚度+2×100mm(富餘量)
擴充套件資料:
後張法制作構件:先澆築混凝土,並在構件體內按預應力筋的位置留出相應的孔道,待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一般不低於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後。
在預留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進行張拉,並利用錨具把張拉後的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依靠構件端部的錨具將預應力筋的預張拉力傳給混凝土,使其產生預壓應力;最後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漿,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
先張法制作構件:預應力筋的張拉可採用單根張拉或多根同時張拉,當預應力筋數量不多,張拉裝置拉力有限時常採用單根張拉。當預應力筋數量較多且密集布筋,另外張拉裝置拉力較大時,則可採用多根同時張拉。
在確定預應力筋張拉順序時,應考慮儘可能減少臺座的傾覆力矩和偏心力,先張拉靠近臺座截面重心處的預應力筋。在施工中為了提高構件的抗裂效能或為了部分抵消由於應力鬆弛、摩擦、鋼筋分批張拉以及預應力筋與張拉臺座之間溫度因素產生的預應力損失,張拉應力可按設計值提高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