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使長米嘉勒
-
2 # 水墨車事
想法很好,增程式電動車就是在純電動汽車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發電機,發動機專門驅動發電機發電。發電後供給電機,電池。但是往往因為效率低,成本高,節油效果不理想售價過高等因素導致而市場佔有率不高。而且所配車型必須小型化,輕量化,才能保證其續航里程。
拿寶馬i3增程版為例子,典型的A0級別的小車,電池容量33kwh,電機最大功率125kw,純電里程270km,發電機(増程器)28kw。而28kw的發電機功率並不能完全驅動125kw的電機,2014年國外有人測試時遇到一次險情:啟用發電機後,超車過程中突然動力下降,車速急劇下降導致車子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還好有驚無險,後來特意測試一下,啟用發電機(電池沒電時),0-100km加速時間竟然用了25秒,而電池電量正常時僅為7.5秒。後來在2015款控制系統改進,充放電邏輯改變,增加電量不足報警,電量不足提醒使用者不要緊急超車,增加電池狀態顯示,搭載GPS,在爬坡路段時提前啟用發電機為電池充電。說了這麼多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發電機功率不夠大!但是過大的發電機重量會增加,能耗會增加,失去了串聯混動的意義,不如混連了!
而裝配増程器發電機的車輛,想要取得良好的操控感受(像燃油車一樣),増程器電機必須大於電動機功率,留有功率餘量,才能滿足起步,加速,極速的需求。而真要這樣做了,發電機發電能量損失一部分,電能驅動電機,能量在損失一次。猶如我們使用電炒鍋比天然氣費錢是一個道理。
說到這裡可能您也看明白了,目前純電動汽車如果才用増程器發電機來發電,那麼首先就得先考慮動力問題,發電機功率越大越好。況且國內純電動多數緊湊型轎車,比寶馬i3要大一個級別,耗電量更高一些。所以發電機也要加大,即使採用i3的28千瓦發電機,民用28kw發電機體積是很大的,一般轎車後備箱放不下。而且還要考慮發電機電壓和汽車電壓變換匹配問題,即使裝上28kw發電機,沒電的時候啟用,因為功率小,車子達不到電池供電時的速度。另外還要考慮進氣排氣如何設定,供油問題,散熱問題如何解決。下圖是一個5kw的民用發電機,可以看出體積太大了,裝不下。
有人也曾經把3kw的家用發電機裝在後備箱內,發出220電用慢充為車子充電。但是隻能在車輛停止的時候充電,一般慢充要8個小時以上能充滿,別說8個小時,就是沒電以後在路邊等四個小時都會令人抓狂!
所以,純電動汽車自行安裝發電機不可行!
-
3 #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你這個想法很另類。
從技術角度來講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但如果是自己弄的,效果就太差勁了!
首先這個汽油發電機的功率要滿足,最小也要10千瓦的吧,市面所售的汽油發電機成品到也不貴,1萬多塊就有,但這個噪音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因為這種發電機是針對應急設計的,油耗絕對也是讓人受不了的,按照電動車的百公里15度電計算,這種發電機的油耗每百公里也得30L汽油左右!
總之,你說山寨一個混動車,那必然是山寨的效果了,也只是具有“當逗樂子吸引下眼球”的價值了。
回覆列表
這是殺雞取卵的做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發電機部分諸如:輸出電流的穩定性(電流不穩導致燒燬電池)、整體發電機抗震(你不想你汽車像拖拉機一樣震動吧)、油箱抗震(一個減速坡就把你發電機給震斷油死火了很尷尬的)、通風排氣系統(發電機需要新鮮空氣和排放廢氣,放車廂內?是自殺嗎);電動車部分:為了保證電池的安全,各個廠家的電池資料都有所不同,要能充電的電流,你還需要一堆諸如整流電路、穩壓器、甚至二級蓄電池才能保證給電池充電!以上這些問題解決的話,你基本上就剩下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