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志軍

    在我們家鄉,母親是不可送親的,因為作為女方失去女兒心情不會舒暢,你雖然失去女兒,可男方是娶親添口的,喜事一樁,你到哪裡怎麼也會不開心的,親家是會不高興的,因此最好別去

  • 2 # 坐樓聽風666

    謝謝邀請。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過去我結婚時,我孃家那裡姑娘出嫁沒有送客,我婆家離我孃家三四十公里,歸屬一個縣城,那邊姑娘出嫁有送客,但是爹孃不能去送。三十年過去了,現在結婚都是在酒店典禮待客,儀式上雙方父母都要上臺,自然也不按那些老規矩辦了

  • 3 # wang吉祥

    以前結婚女方是提前一天待客,男方是在結婚當天開始待客,出嫁的時辰都是選在黑夜裡,在家族裡派一個兒女雙全丈夫健在的長輩做送女客,兩個青壯年一拉一推送新娘,四個長輩男的跟著叫正客,再另外選抬嫁妝的,,還有提燈籠照明的,浩浩蕩蕩的送到婆家。孃家父母是不去的,這個時候婆家人早就提著燈籠在家附近迎接。現在是婆家用喜車來女方家迎親,帶著鞭炮,煙花,紅包,禮數完畢,接上新娘回新郎家拜見完公婆,另派專車接上新娘父母,還有所有親戚,去專門定製的大飯店舉行婚禮。城市婚禮好象就少了新娘去婆家拜禮這個環節,直接在飯店一起拜雙方父母。

  • 4 # 毋講爾聽

    陸河縣:女方父母不用送親,吃酒桌可以去吃。外家那桌要滿桌發紅包。還要回籮䈪(放紅包,豬肉,糯米,大桔,)。給岳父岳母紅包多些。阿舅kiu有有yiu。舅姄men參參cem(豐盛),送親人數用雙數。

  • 5 # 廖國文86413826

    我四川人在蘭州全是蘭州風俗。現在女兒出嫁都有送親的親朋好友比如女兒出嫁處省,父母和送親的親朋好友一起去男方的省市一般都要帶上碗筷勺暖水瓶洗臉盆,全套床上用品其它的賠送都給女兒給成錢因為嫁的遠也帶不走所以給成錢要女兒婚嫁後自己制。過去後現進男方指定的賓館。賓館費用,著一切都有男方提前安排,然後親家雙雙認為最好的餐廳見面吃飯。結婚那天女方父母不能上男方的家裡,早上起來收拾好一切等男方迎取,女方有弟弟妹妹關門收要紅包,把女方鞋藏起來要男方姐夫找,找到為止,父母在其它房間等代

  • 6 # 提神

    在我的家鄉,女兒結婚母親是不能送親的。

    當地有種說法:“爹孃不送,姑不娶,姨不送”。說起原因來,大致是這樣的,陪伴了父母二十多年的女兒,猛然間要到另一個陌生地方去生活,會擔心和惦記女兒,不免依依不捨,情緒低落,父(母)女會噙滿淚水,與喜事不沾邊,父母是不能去的;“姑”諧音於“孤”,有點不吉利,便有“姑不娶”之說;“姨”諧音於“疑”,有猜疑,拿不準的意思,也違“婚約”,便有“姨不送”的說法。

    還有一種講究,姐不送妹,妹不送姐。畢竟是一母所生,血脈相連,送親離開時難免也會掉眼淚,有煞風景,場面尷尬。

    到底誰去送親?有啥講究。我們這裡送親的人數都是雙數,(不包括女兒,她是外嫁之人),一般去六人或八人,意即“六六大順”,或“一路發”。人選問題也很重要,送親人一定得有一對夫婦,當地叫“送女客”。若女兒的哥哥結婚了,自然就是哥嫂送。如果弟弟也結婚了,還得考慮,只有生了男孩的夫婦倆去;如果都生了男孩,只能是哥嫂去;如果哥(弟)還沒成婚,首先要從“親門當家”中,選一對生了兒子的去送;如果也沒有,再考慮舅舅兩口子了。

    接下來,就是其他人選。一般都是出嫁女的舅舅、叔伯或堂兄弟、表兄弟。這其中還得有一個重要的角色,也就是孃家父母的“代言人”。他代表著孃家人的權威和體面。一般情況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擔任,若無叔(伯),便找最親的、最近門的長者。不過,舅舅是外戚,說啥也不能擔當。就這個“代言人”,不但要長相端莊,舉止大方,能顯示女方的“形象”。還得談吐文雅,送親去該說什麼,不該講什麼都是事先經出嫁女父母的授意,要藉口傳言給婆家人的。

    另外,娶親人來的時候,會帶來兩瓶酒(去掉酒盒將兩瓶酒用紅毛線拴住),還有一塊肉(肉用紅布條繫著,肉一般不是1斤或4斤,是2斤或6斤的雙數,2斤太小氣了,都是6斤)。孃家人送親時,將送來的兩瓶酒開啟,倒回到自家的空酒瓶裡,再裝進一些小米粒,蓋上蓋子。還得將兩根大蔥用毛線或紅布繫著,一併送過去。

    這換酒瓶,裝米粒,送大蔥是什麼意思,眾說紛壇,只是個習俗,人們至今沿用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非洲迦納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