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哥簡評
-
2 # 溫潤而澤62
我最愛吃的是媽媽炸的蘑菇,將蘑菇洗乾淨去掉根部。用手撕成條狀,再用一個小盆放入麵粉用水調成稀點的麵糊子。起鍋熱油,油溫不必太高,那樣容易炸胡。然後將條狀蘑菇粘勻面糊,一條一條放入油內,用笊籬輕輕推下,以防止條狀蘑菇粘連。待蘑菇炸至浮起,即可出鍋控油,然後裝入盤內,再用自己調製的香料(我媽媽用的是鹽 花椒粉 孜然粉 十三香)如有喜歡吃辣的也可以放入辣椒粉。現在想起來真是又美又香,那種迫不及待的感覺,現在想起來幸福感滿滿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
3 # 狐面騎士
謝邀,話說最愛吃的菜,是小雞燉葫蘆。小時候是暑假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媽媽味道。自家養了兩月左右小土雞,金黃色的羽毛,抓的時候特別活躍,非得三五個人拿了十八般兵器,圍追堵截才能按到。再配上後院自家種的青葫蘆,一定要那種接近8字型的自留種的(頭一年等葫蘆變老後挖出種子自家保留的),表皮還有白色斑點的青色葫蘆,專挑個頭適中的,刮皮後切成滾刀塊,等雞肉六成熟,再加入葫蘆。只需要加鹽和生薑即可,其他的所有調料都是多餘的。燉出來後表面漂浮淡淡金黃的湯汁,雞肉的鮮嫩多汁,甘甜醇正,葫蘆吸收了小雞的精華湯汁,變得異常糯沙,入口即化。再配上一碗白米飯,淋上些許雞湯。簡直爽爆了!前年回到老家,特意去尋過,可惜這種葫蘆在老家已經找不到了。只能永久的儲存在塵封的味蕾記憶中,---致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
4 # 宅門家庭菜
一:我是四川人在我們四川美食那就太多了,那我就選一道我喜歡的,水煮肉片吧,特點是麻辣鮮香,嫩滑爽,製作方方法也比較簡單。
二: 水煮肉片
主料:豬裡脊肉
輔料:豆芽 薑片 蔥 蒜片
調料: 火鍋底料 花椒麵 辣椒麵 郫縣豆瓣醬 醬油 味精 雞精 紅薯澱粉 胡椒粉 色拉油
三:製作方法
1:先把豬裡脊肉切成片,放入碗里加入鹽 味精雞精 紅薯澱粉胡椒粉碼味備用。
2:先把豆芽洗乾淨,鍋裡放入開水,把豆芽煮斷生撈出來,打底在碗裡備用。
3:鍋裡放入色拉油,燒熱後放入,姜, 蒜 ,郫縣豆瓣醬炒香後加入,火鍋底料 , 花椒麵 , 辣椒麵炒香後,加入水,開始調味,加入鹽 ,醬油,雞精, 味精,少開熬2分鐘小火,慢慢放入肉片,定型過後,攪動,中火2分鐘,在溝薄芡起鍋倒入豆芽上面,在放入辣椒麵花椒麵在上面,鍋裡燒油 30°淋到肉片上放上蔥花,完成。
-
5 # 大別山的魚
最想吃的是老家母親的柴火鍋巴粥就著小鹹菜。在城裡吃煩了電飯鍋的飯,剛開始每次回家都要圍著鍋臺看,以為母親準備了鍋巴飯,但她總是說,你們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多吃點肉吧,飯在電飯鍋裡呢。母親的電飯鍋平時是捨不得用的,只有我們回去或來客人了她才拿岀來。在她的心裡,吃了一輩子鍋巴粥,電飯鍋煮的飯才好吃呢。後來,母親儘量滿足我的要求,可是,可是去年母親走了,我再也吃不到她親自做的柴火鍋巴飯了。
-
6 # 追夢人海浪
最想吃的就是享譽海內外的,北京全聚德烤鴨。首先它的用料鴨子就是北京填鴨,它毛色潔白,雍容豐滿,肉質肥嫩,體大皮薄,是專門烤制北京考鴨的品種。
烤制北京烤鴨要用果木碳火烤制,他能烤製出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的烤鴨。
配置的原料有(一)甜麵醬,要用六必居甜麵醬最好。
(二)北京春餅,它餅薄如紙,綿軟潔白,嚼之有彈性。
(三)蔥條,黃瓜條,羅卜條。
為什麼要放這麼多原料才能吃烤鴨呢?
(一)解油膩
(二)增香提味
(三)增加口感
吃法: 拿一張甜麵餅,放兩至三片烤鴨在上面,放上蔥條,黃瓜條,蘿蔔條再用筷子蘸的甜麵醬,抹在上面,把餅捲起來。咬上一口橘黃色的鴨皮包著外脆內嫩的鴨肉,吃在嘴裡更是滿口留香,異常的鮮美。這時不由我想起一句詩來: 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烤鴨立桌前。
吃烤鴨,一是吃它的美味,二是看廚師片鴨的刀法,三是剩下的鴨架也不浪費可以做成鴨架湯。所以我願意吃北京烤鴨,吃我世上最想吃的一道菜北京全聚德的烤鴨。
回覆列表
要問我最想吃的一道菜,應該是父親做的爆炒臘魚乾吧。
小時候,家裡特別窮,一點炒辣椒可以吃一週,沒什麼補充營養的菜。只有在下大雨的天氣裡,父親就會帶著我,去村子外面的河溝裡捕魚。平時,河溝裡的魚很少,只有在下大雨的時候,有大魚出來,而且每次都有收穫,大的小的加起來總也有個兩三斤到三四斤,大的可以做新鮮的,小的就烘乾起來留著吃。
平時,家裡的菜基本都是我媽做,而等到父親捕魚回來,就是父親大顯身手的時候。他做的魚又鮮又好吃,總是讓我們吃的嘴角流油。當然,最好吃的,還是小魚烘乾後爆炒出來的臘魚乾,加了幹辣椒幹五香進去,用豬油一炒,真是又辣,又香,又脆,我們小孩子狠不能連舌頭都吞進去。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嘴角流香,口水不自禁地湧出來。而父親呢,則慢慢地喝著家裡面自己釀造的土谷酒,也不批評我們,只是微笑著看我和哥哥們搶著往嘴裡送魚乾的樣子。看看菜不夠,就又自己在火塘裡烤一把花生來下酒。小時候我們不懂。現在想想,那應該就是父親的愛吧。他總是將最好的給了孩子,所有的苦難都自己承受,卻又什麼都不向孩子們訴說。
去年底,父親離開了我們,去了另一個世界。我們再也吃不到父親做的菜了。這也成了我們永遠的遺憾。現在,就算是大排檔,蒼蠅館子,也可以輕易地吃到炒出來的臘魚乾,但我就是吃不出也感覺不到那個熟悉的味道了。
所以我想,一個人最想吃的菜,應該是蘊藏了愛的。不管是父親做的,母親做的,甚至是情侶做的,都是飽含了愛的,讓我們想起就會口舌生津,繼而無言,繼而流淚!
味蕾一定是個有記憶的有故事的,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