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圍爐煮酒話春秋
-
2 # 智囊士官
言簡意賅地說,孟子是提倡民為主,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就是典型的民貴君輕。而朱元璋拼了那麼大勁,好不容易穿越士農工商的階層,成為萬人之上的帝王,居然被說君輕,朱元璋當然不樂意了。而且你想啊,朱元璋作為一個出身極低的帝王,他是知道的,人家漢高祖好歹是個派出所所長,朱重八內心是自卑的。因此為了加強他的皇權,就要限制諸如孟子這樣的言論。
-
3 # 龍雲思鄉
因為孟子的民重,社稷次之,君輕的思想,把帝王放置於三者最輕低次要的地位,朱作為專制高壓統治帝王,推崇君為臣綱,~以強力維護他這帝王處於至高無上,臣民完全絕對順服的地位!孟子與之反其道,他就對孟子深惡痛絕,若孟子在世,恨不得痛而殺之,幾次要把孟子牌位摘取!
-
4 # 蝣之羽
明朝是中國封建專制集權的頂峰,明朝皇帝的權力超過歷代的皇帝。而孟子的思想,有民本主義的色彩。多少有些民主思想的雛形,與明朝的專制主義思想格格不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與朱元璋加強皇權的思想,背道而馳,孟子在明朝被打壓也就是必然的了。
-
5 # 南方鵬
古代建有文廟武廟,供奉於國家民族有大功的先賢,文廟以孔子為主,歷朝多以顏淵、曾參、子思、孟軻配祀,其中顏淵、子思居孔子的右邊,曾參、孟子居孔子的左邊,統稱四配。
亞聖孟子配享文廟上千年,到明朝卻差點吃不上冷豬肉,明朝洪武五年(1394年)某一天,朱元璋正在看書學習,當他翻看《孟子》時,突然大發雷霆,下旨將孟子逐出孔廟,不得配享,並警告大臣“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不準求情,一開口就重罪。
特別是《孟子》最後的觀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民第一,家天下第二,皇上放第三位。作為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一片家天下,正是神化王朝鞏固統治之時,自不能容忍這種民本思想蔓延威脅統治,才有撤配祀的行為。
後來大臣陸續諫言,並以天象產生異變為由力爭,孟子得以重享香火,但朱元璋又用了另一招,命令成立一支文人隊伍,專門負責刪節《孟子》的內容,作成了一本縮略版《孟子節文》,刪去原書三分之一內容,並通告天下士子,以後考試內容依據《節文》,不必讀《孟子》。
-
6 # 楊某人609
中國古代的皇帝們都是至高無上、不受任何約束的「天子」,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便是封建社會皇權的真實寫照。朱王璋當上皇位之後,閒來偶然讀孟子七篇,看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軽」,以他的為人學識胸襟,當然接受不了!
當時只有刑部尚書錢唐堅持要進宮為孟子求情,朱元璋一聽錢唐為這事而來,命令金吾侍衛將他在殿前活活射死。錢唐肩臂之上各中兩箭,鮮血直流,不過仍英勇不屈,最後才能保住在孔廟的牌位。
回覆列表
因為朱元璋不贊同孟子關於民貴君輕的思想,所以他很生氣。
話說有一天朱元璋翻看《孟子》時,讀到《離婁章》這一節時,看到了一句話,這句話原文是: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君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我們知道,孟子是亞聖,主張仁政,民貴君輕,為儒家的先導之一,與孔子並稱“孔孟”,歷來對封建王朝統治者影響非常大。而朱元璋是個什麼人?他不過是個放牛娃出身,沒讀過多少書。在其成長壯大的過程中就深諳權謀,不與下臣真正交朋友。當了皇帝之後,又猜忌功臣,大開殺戒,牢牢把權利抓在手裡。還大封皇子皇孫為藩王,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像朱元璋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把自己看得比平民來百姓還輕。他自己以前就是普通老百姓,苦夠了,現在當皇帝了,怎麼可能再自降身價。
更為重要的是,《孟子》這本書流傳極其廣泛,讀書人都讀這本書,是科舉考試的主要書籍之一。如果全天下學子還繼續學習孟子的這一思想,這對於大明朝千秋萬代的統治是極其不利的。
朱元璋看完這句話,自然是龍顏大怒,立馬命人將《孟子》中的相關章節全部刪除,重新修訂新的版本。並且昭告天下,命令天下人只准讀新版的《孟子》,考試也只靠新版書籍中的內容。詔書中還說,孟子之言不是作為一個臣子該說的話,從今以後罷免孟子配享文廟的權利。(文廟是中國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像左側是顏淵和子思,右邊是曾參和孟子,統稱四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