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龍玉春

    所謂的家裡的好茶,只不過是外形美包裝美的茶葉,跟八十年代的茶有天壤之別。那時的農村,到處都是青山綠水,口喝了從水溝裡捧水喝都清涼甘甜,現在行嗎?當時的茶田,使肥除了農家圈肥,就是用樹葉秸稈漚的綠肥,半點化肥都不用。茶田四周草木茂盛,草窠裡蟲鳴蛙叫,好一派和諧的自然畫卷。茶樹的害蟲也沒現在這麼猖狂氾濫,茶樹病蟲害很少。在這種環境下長出的茶葉,怎麼喝都好喝!現在的一些所謂名茶,特別是什麼有機茶,能達到那個標準嗎?所以,那種茶的味道深深地印在了那代人的腦海,成了美好回憶。在茶產業工業化、化學化的今天,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好在國家已經認識到了化肥農藥的危害嚴重,大力提倡農業供給側改革。希望不久的將來,您能找回那份歲月的美好。

  • 2 # 聖青茶業

    茶無珍品適口為珍,茶葉末子裡面有碎的芽頭還有茶葉末,茶葉末子沖泡出來味道更濃郁,茶水浸出物多,適合喝濃茶的!

  • 3 # 落葉142030140

    湖北六十年代農村有一種大葉茶,雜貨店用麻袋裝著賣幾分錢一斤,俗稱花紅茶。夏天澆開涼一大壺,渴了咕咚咕咚灌幾口,清涼消暑又解渴。現在看不到了。

  • 4 # 顧建餘紫砂講座

    宜興是江蘇省的主要產茶區,產茶歷史悠久,知名度高,著名詩人盧㒰說: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宋代以前的宜興茶,一直是貢茶。

    我們宜興人,幾乎家家戶戶喝茶,人人喝茶,我從小就喝茶,對宜興紅茶也是情有獨鍾。目前從事紫砂壺製作,天天與壺和茶為伴。為了能喝上好茶,每年春茶都要定幾百斤,每年都會在茶廠觀察幾天。

    茶葉末,其實是真正的好茶。在製茶過程中,嫩芽是很容易碎的,就形成了茶葉末,平時在銷售過程中,其品相難看,一般都不作銷售。而目前賓館等場合常見的袋泡茶中的茶葉末,是把茶葉破碎製成,品質一般較差。

    80年代時,水質好,泡茶對水的要求也高,現在的水質和那時無可比性。那時都是施有機肥,現在不但施化肥,農藥也是一年打幾次,茶葉品質也肯定不如80年代的了。

    80年代時,貧富差距不大,物質貧乏,可替代茶水的飲料少,能喝上茶,自是記憶猶新。因茶葉末的價格便宜,泡茶時特別有味,一般從事體力活的人特別喜歡,坐辦公室的人則喜清淡的茶。

    以上原因造就了你對80年代茶葉沫子的特殊記憶,當然了也包括我。而現在的茶葉品質,良莠不齊,普洱茶我也買到過夾心的,品種多,適合自己口感的茶葉難以選擇了。還有就是現在喝茶和以前喝茶的心境不同了,對茶葉的要求產生了變化。

    我寫紫砂壺證書時,常用下面一段話,用來與你共享:

    茶之真,在泉之甘,壺之美,在境之雅,茶真壺美在品者之心逸,故說清泉乃茶知已,上壺乃人知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ortishead的《Only You》 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