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8
回覆列表
  • 1 # 知行史話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周朝的國家制度做一個說明。

    周,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國家,它只是一個有很多國家組成的聯盟。這個龐大的聯盟盟主,就是周天子。

    聯盟內的這些國家,並不是自己封的。最早在周朝推翻商朝後,由周天子來封的,而且必須由周天子來封,否則就不是合法的。

    周天子除自己留一塊自留地外,他把天下分給各個諸侯,諸侯就建立一個國家,諸侯就成了該國國君。

    就像周天子不能把天下據為己有一樣,諸侯也不敢把國家據為己有,他自己留一塊自留地後,就把國家分給各個大夫,各大夫就成立了自己的家,這個“家”跟我們現在的家不完全一樣。

    這樣看起來很公平,天下共有。可是,有一個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就是周天子也好、諸侯也好、大夫也好,他們都不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全部都是單傳男兒就好辦了,但事實剛好相反。

    為解決這個問題,宗法制應運而生。宗法制包含三個內容:

    一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的地位高於其它妾。

    二是嫡長子制。也就是妻子生的兒子叫嫡子,妾生的叫庶子。妻生的第一個兒子叫嫡長子,其它兒子叫次子。次子和庶子原則上沒有繼承權。特殊原因除外。(當時很多國家動亂,就是從不遵循這個制度開始)

    三是父家長制。天子的嫡長子未來就是天子,管理整個聯盟;諸侯的嫡長子未來就是國君,管理整個國家;大夫的嫡長子就是家長,管理整個家族。

    天子只能有一個,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封出去做諸侯;國君也只能有一個,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封出去做大夫;而家長也只能有一個,那麼他的兄弟呢?就只能封為“士”了。

    但是,問題依然不能被解決。幾代之後,人越來越多。“士”這個階層連一塊地都沒有了,家也好不到哪裡去,越分越小。於是,為了能好好地活或者為了能活的更好,國與國之間開始互相搶地盤。

    搶到最後,那些人丁不旺的國家,還有那些一開始就比較小的國家,經過春秋時期的洗牌,很快就被大國吞併了。到最後,只剩這麼幾個大國,誰也打不死誰。大家就這麼耗著。

    可是,國內的大夫和士這兩個階層還解決不了越封越小的問題。於是士這個階層就拾掇大夫階層相互拼殺搶地盤。國君強力的,就把他們給鎮壓了,順便把他們的封地也奪了。國君不夠強大的,只能看你們自己人打自己人。

    這些“家”之間的火拼,到最後也就剩三五家強大的,你搞不死我,我也搞不死你,於是,就把目光投向家長的地盤了。

    有的直接取代家長,如戰國初期的齊國田氏,有的先瓜分家長的地盤來壯大自己,然後再把家長滅掉。趙、魏、韓三家瓜分晉國君的地盤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因為中國歷史,把三家分晉那一年,定義為戰國的開始。

    更大的混戰馬上就要到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房裝修如何佈局無線WiFi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