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嶽陽樓記
-
2 # 犇牛貓
一千八九百年前的人物,我是客觀看的,演義小說水份大,三國志也不能作為歷史真實。正如現在寫解放戰爭史,不同觀點的人,寫出來真實性還大有不同。我看關羽這個人,只看重大事件結果。失荊州,是蜀漢事關全域性的敗仗。旡論如何都是一位水平不高的將軍,更不是什麼神。
-
3 # 飛哥講歷史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民間尊其為“武聖”“關公”
題主的這個問題要分開回答(既然問題是《三國演義》,就按演義來)
首先,關二爺的武力值是否下降?關羽武力值的變化應該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公元200年之前,跟著劉備顛沛流離
自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鎮壓起義的中立下戰功,188年鎮壓張純叛亂,成為安喜縣縣尉,終於從‘織蓆販履’變成了‘國企人員’,關羽也算是國企的‘臨時工’
之後到200年,劉備先後跟隨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一路顛沛流離,有官身,但不算是一方諸侯,沒什麼名聲,所做的事,只是不停的招兵買馬,有才能的人沒有幾個,武將方面手除了關羽、張飛,無人可用
這中間,除了190年,關羽“溫酒斬華雄”一事,名震諸侯外,基本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戰績,當然這不是因為關羽戰力不行,實在是劉備太菜,關羽只能跟著跑
第二,歸順曹操之後
公元200年,曹操親提大軍攻打劉備,劉備戰敗逃走,關羽被擒,之後就是全華人民都熟系的,‘千里走單騎’的故事
《資治通鑑》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正月,曹操“進拔下邳,擒關羽”;夏,四月,“袁紹遣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也就是說關羽在曹操處待了大概六個月時間,之後殺顏良,誅文丑,接到劉備來信,“過五關斬六將”
這段時間,是對關羽個人武力值描寫爆棚的時候,沒辦法,深入敵營,沒有朋友,關羽又實在不擅長籠絡,只能靠著武力硬抗
第三,208年,赤壁之戰後
劉備佔領荊州五郡,向益州、蜀地,逐漸逼近
這段時間,劉備實際上具備了一方諸侯應該有的“名”,而關羽,也從衝鋒陷陣的馬前卒,變成了駐守一方的封疆大吏(駐守荊州)
此時的戰爭,已經不需要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跟人單挑了,更多的是“戰略”方面的考慮,比如“水淹七軍”什麼的
所以說,關羽的武力值不僅沒有降低,還有所提高,只是隨著位置的變化,不需要親自出手了,所以才會有“武力值下降”的錯覺
其次,關羽是否是你心中的萬人敵說實話,真不是,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戰績方面
“萬人敵”並代表是天下第一,所以不提單挑戰績的事
相對,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而言,排在第四的關羽,少了呂布的“一夫當關”,缺了趙雲每次戰事的“舉重若輕”(典韋不熟,不提了)
關羽最拿的出手的就是“水淹七軍”,但之後驕傲自滿,沒過一年,就“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其次,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是以“義絕”名動天下的
不論是,跟隨劉備,矢志不渝,還是投降曹操,都是為了表現他的“義”,尤其是在投降曹操時,張遼勸關羽投降,也是打著“義”的名號
先是以與劉備“誓同生死”阻止其求死,再以劉備兩位夫人,威脅其求活,最後,以未來許諾,要其留下效力
這一頓勸說,作者也真是煞費苦心,硬生生把“不想死”寫成“為義而活”
回覆列表
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把關羽推上神壇,被歷代封建統治者視為忠義的化身,封為武聖,稱萬人敵。其實關羽只是力大馬快,靠偷襲斬顏良,殊文丑,溫酒斬華雄,這些戰績不可信,是羅貫中尊劉貶曹而張冠李戴。關二高傲自大,後期與年邁的黃忠戰平手,武藝還不如馬超部將龐德,後被龐德射傷。因極其驕傲自大,終敗走麥城,被馬忠擒獲,死無全屍,對此,我只認為是小說,不會當真,更不會視他為萬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