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清袁枚的詩偶步是什麼意思?前言

    《偶步》是清朝著名的詩人、《隨園詩話》作者袁枚的一首五言絕句:

    偶步西廊下,幽蘭一朵開。是誰先報信,便有蜜蜂來。

    我偶爾經過西邊走廊,發現西廊下有一朵蘭花靜靜的開放。是誰先把訊息傳出去了呢?不然怎麼會有蜜蜂已經在這裡採蜜了。

    一、幽

    這首詩中,特別注意一個幽字。幽,有安靜的意思,也有僻靜、深遠、.隱蔽之意。

    這裡的幽蘭,表示西廊下有一枝不易被人發現的蘭花,並不是說蘭花多有安靜,而是指這裡比較偏僻,不容易被人發現。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性格比較沉靜,不願意出頭露面更不願意表現自己,因此會失去很多成長和展現的機會。

    因此作者用“幽”來表現這種現象。

    第三起到“起承轉合”中的轉的作用,不是這裡很僻靜,不為人注意嗎?怎麼還是會有人報信給密蜂來採蜜呢?這種問句,其實是一種肯定,是大自然對於對於幽蘭品格的肯定,也是對於蜜蜂這種類似於伯樂行為的一種肯定。

    二、真性情

    袁枚作詩主張:“性靈說”,其詩論以情為本,主張“詩寫性情”,例如袁枚的這首《品畫》詩就寫到: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蛟龍生氣盡,不若鼠橫行。

    欣賞一幅畫,不要關注像不像,而是要關注他畫中的形象是不是有神韻。欣賞一首詩,也同樣注意,這首詩中寫景詠物說事,是不是具有人之性情。

    否則的話,您化的龍再怎麼樣像,沒有生氣的話,甚至不如一隻靈動的小老鼠。

    袁枚認為,性情是詩歌的第一要素,他在《寄懷錢嶼紗方伯予告歸裡》中寫到:

    "性情之外本無詩"

    三、性靈說

    袁枚的真性情,意思是作詩要表現出詩人獨特的個性。

    這是其"性靈"說的主旨。

    袁枚作詩要包含性情、個性、詩才。關於其性靈說,他在自己不同文章中,做出了很多詮釋:

    "作詩不可無我"(《隨園詩話》卷七)。

    :"詩者,人之性情也。""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隨園詩話》)。

    "詩難其真也,有性情而後真"(《隨園詩話》)。

    "詩者,心之聲也,性情所流露者也"(《隨園尺牘·答何水部》)。

    另外,對於其他人作詩主張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主義,袁枚也從性靈說的角度提出質疑:

    :"詩有工拙,而無今古"; "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 :"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隨園詩話》)

    不要太注重復古,停留在仿照古人的水平僅僅是初級的模仿,寫不出自己真性情的詩句,並不是好作品。

    "詩無所謂唐宋也。唐宋者一代之國號耳,與詩無與也。詩者,各人之性情耳,與唐宋無與也。若拘拘焉持唐宋以相敵,是己之胸中,有已亡之國號,而無自得之性情,於詩之本旨已失矣。(《答施蘭坨論詩書》)

    作詩,更無所謂唐宋。詩,只是看不同的作者如何反映自己的性情而已,與其是哪個朝代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一定要把像不像唐詩和宋詩作為標準,那麼你心中僅有已經不在的唐宋朝代而已,並沒有自己真實的性情,已經失去了作詩的根本了。

    結束語

    從袁枚的這首《偶步》可以體會到袁枚的詩論觀點。作詩一定要營造有“我”之境,要體現有人之性情,

    我們熟悉的《苔》這首小詩,前兩年曾經風靡一時,也是袁枚的代表作之一: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

    是不是也看到了一種人格的精神力量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窗觀雲所表達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