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鬆一笑說八卦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一經發售就受到追捧。然後就開始各種挨噴。現在只要一說《貨幣戰爭》必然提到被神化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我看這本書的時候,也被這些情節深深吸引,覺得非常符合瑪麗蘇發展軌跡。然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懷疑,我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一本跟經濟學有關的書,還是傑克蘇奮鬥史。於是,我又去翻閱了很多相關資料。因為,在國內,能看到的書籍和資料有限,所以並沒有看出個所以然。

    但是,根據我極其有限的經驗分析,這部書,宋鴻兵自己也介紹,是資料的摘編與整理,所以在一定歷史時期,羅斯柴爾德家族可能達到過這個高度。但是歷史是曲折前進的,有高峰自然有低谷,所以,我不認為現在的美聯儲還在羅家手裡。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猶太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在華爾街的作用,又多少屆美聯儲主席不是猶太人。他們默默的收割金子,不露富、不炫耀的神奇氣質,讓我們無法真實瞭解這些家族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為,如果,我們真的能那麼瞭解這些有臺家族、瞭解羅斯柴爾德家族,那麼這些家族一定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像官宣永遠不可靠一樣。平頭老百姓知道的,多數都是那些掌握媒體喉舌的家族、群體讓我們知道的。

    《貨幣戰爭》不等於羅氏發家史

    雖然這本書講了羅氏發家史,但是這是一個系列的書,好多本,羅氏家族也不是貫穿始終。可以去讀讀後面幾本,寫的很不錯。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一說這本書就要提羅氏家族,不是的好嗎?

    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貨幣戰爭5 山雨欲來

    內容非常多,是經濟、歷史、地理結合在一起的一套書。

    比如在山雨欲來中的一章“北宋興亡,鉛華洗盡的滄桑”講的是宋朝的貨幣文明;

    又比如金融高邊疆中講的延安時期的紅色貨幣。還有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2.1 王政復古與金錢崛起2.2 井上馨:日本開國金融元勳2.3 三井家的大掌櫃2.4 日本控制了金融高邊疆2.5 明治維新為什麼沒有向外國“招商引資”2.6 日元信用保衛戰2.7 明治維新VS洋務運動

    章節內容太多,我不一一列舉,但是,從簡單舉的例子可以看出,這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專業的經濟類書籍。這是一系列的綜合性圖書。

    但是要會讀

    不管哪本書,都不能當《聖經》讀。法律讀本還有紕漏呢,拿本半經濟、半小說的書當經典讀,難道自己不覺得可笑嗎?

    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各種知識都會塞到你面前,真的不要拿過來就讀,讀完就信,信完就用。

    不能說作者壞。有些書確實是作者為了迎合某些群體的利益,是卑躬屈膝的創造。而有一些讀者,只是從他了解出發,寫了一個小小的角度的理論或者經驗。我們可以借鑑,但絕不能照搬。

    遇到覺得存疑的地方,要查查資料、看看同類型的書,比較閱讀、穿插閱讀,這樣才能獲得知識。

    宋鴻兵的書見仁見智吧,至少他現在還很火。說他好的人有很多,說他不好的人更多。這很正常,建議把這幾部書都看一看,順便看看他在優酷和愛奇藝播的節目《鴻觀》和《潛流》。

    贊同2

    Cubiz老徐

    關注

    這本書不錯,讓我瞭解了很多未知的事情,更對資本的力量產生了莫大的敬畏。

    對於“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理解更加的深刻了。

    作為金融領域的小白,知道了有一個叫羅斯切爾德的家族,美聯儲是私人銀行,掌握一個國家的最好方式是掌握她的貨幣發行……

    這本書對羅斯切爾德的發家史表述比較詳盡,特別是資訊戰在資本領域的應用,更是促進了家族的發展。

    書中對資本控制能力的描述有些讓人毛骨悚然,居然林肯的遇刺也和資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讓人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的一切都在資本的掌握之中嗎?

    這本書對資本力量的描述,讓人不禁想起馬克思對資本的描寫:“資本來到世間,每一個毛孔都留著血和骯髒的東西。”資本的洪荒之力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如果不能加以疏導,其逐利的本性會讓它的力量攪得天翻地覆。

    很慶幸我們的貨幣發行機構是國家的(也是人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雋永是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