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nbfd

    彗星是太陽系中的浮萍(一種水生植物),它繞太陽的軌道是極其扁長又極其傾斜的橢圓,絕大多數時候它離太陽都極為遙遠(可以達到幾百甚至幾千天文單位),此時它只是一團10多千米大的深度凍結著的“髒雪球”,所以即使用威力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仍然無法見到它的蹤影。但當它沿著軌道回來“朝拜”太陽而慢慢接近太陽時,太陽的光與熱會使它逐漸融化,昇華出大量的氣體,它的體態急劇地膨脹開來,有可能成為太陽系中體態最為龐大的天體,尤其是當它執行到火星軌道之內的區域時,在太陽風的作用下,會形成極為壯觀,長達千萬甚至上億千米的彗尾,這也是它能引起古人極大恐慌的原因所在。其實,絕大多數彗星的軌道是拋物線與雙曲線,如果沒有其他力量干預,它們將義無反顧地飛出太陽系。在已知的千餘彗星中,只有大約1/3的彗星才是橢圓軌道的“週期彗星”。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哈雷彗星,因為它的週期不長不短為76年,與人類的平均壽命大至相當,所以能在一生中見它兩面的人真是鳳毛麟角。關於哈雷彗星還有一則故事。1910年,美國有一次部隊的命令是這樣傳遞並變樣的。最初是營長對值班軍官說:“明晚大約8點鐘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看到,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穿上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每76年出現一次的罕見現象。如果下雨的話,就在禮堂集合,我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而值班軍官對連長的傳達就打了折扣:“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鐘哈雷彗星將在操場上空出現。如果下雨的話,就讓士兵穿著野戰服列隊前往禮堂,每76年出現一次的罕見現象將在那裡出現。”到了連長口中已是:“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鐘,非凡的哈雷彗星將身穿野戰服在禮堂中出現。如果操場上下雨,營長將下達另一個命令,這種命令每隔76年才會出現一次。”排長對班長則說:“明晚8點鐘,營長將帶著哈雷彗星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話,營長將命令彗星穿上野戰服到操場上去。”班長對士兵傳達時彗星已成了將軍:“在明晚8點鐘下雨的時候,著名的76歲哈雷將軍將在營長的陪同下身著野戰服,開著他那彗星牌汽車,經過操場前往禮堂。”彗星的質量小得可憐,即使是那些惹事生非的大彗星,其“體重”也不過是幾千億噸左右,只是比一座大山稍重而已,這僅是地球質量的幾百億分之一。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頭5噸重的大象,那麼一般大彗星只相當於一隻小小的螞蟻。彗星的主要物質都集中在彗核上,當它運動到火星軌道以內的區域時,彗核開始出現複雜的變化,其中揮發出來的物質形成了一個呈霧狀結構的彗頭,一些大彗星的彗頭直徑甚至會比太陽更大,如1811年出現的一顆彗星,最大時的直徑竟達到了1200萬千米,是太陽直徑的10倍!由此可見,彗頭中的物質實在是少得可憐,平均而言,其密度比空氣還要稀10億倍。有人打了這樣一個比喻:把一粒大米碾成極細的粉末,取出其中的百萬分之一,把其均勻地撒到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內——彗頭中的物質大致就是這麼稀薄。所以,天文學家經常能透過彗頭看到其後面的恆星,而且星光沒有明顯的減弱。彗尾比彗頭還要稀薄上幾億倍。每立方厘米內只有幾個分子,天文學家詼諧地說,如果有辦法將其濃縮,能把幾百萬千米長的彗尾裝進一隻手提箱,一般人都能不費力地提起來。正因為彗星是那麼“鬆鬆垮垮”,所以它每次迴歸太陽時,都會拋灑出許多“血肉”。也有不少彗星在繞過太陽時,被太陽的引力(實際是潮汐力)所“撕碎”。人們最早目睹彗星分裂是在1846年,一顆名為“比拉”的彗星在1月13日夜晚竟然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小白點,幾天後,它們雙雙長大,各自生出了新的彗頭與彗尾,成了罕見的“姐妹彗星”。此後,人們再也沒有見過這對彗星,天文學家研究後發現,它們已徹底瓦解了。1965年,兩個日本天文愛好者池谷與關發現的“池谷一關彗星”,在同年10月2日以每秒480千米的巨大速度繞過太陽,它離太陽最近時的距離只有46萬千米(相當於0.66倍太陽半徑)。它雖然經歷了高溫的考驗,但卻沒能逃脫被撕裂的厄運,11月4日人們見到它時已分裂成3塊了。還有一些彗星會像飛蛾撲火那樣,一頭撞在太陽上。一個是冰雪團,一個是大火爐,其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事你無意他卻傷心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