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七巧,這個張愛玲筆下或虛構、或有實指,然而在我們頭腦裡形象鮮明的人物,霍亂了自己的一生,也摧殘了兒女的幸福。
首先,從歷史因由看,七巧是因為錢才無奈犧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嫁到姜家的,具有極強的金錢情節。她認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錢”,為了得到金錢,她不惜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戴著黃金枷鎖的“奴隸”。小說題名《金鎖記》,這個金鎖,就是存在七巧骨髓深處的黃金枷鎖,壓得她透不過氣來。在不斷尋求病態發洩與報復的過程中,她變得越來越自私、乖戾、刻毒、殘忍。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曹七巧身上存在著嚴重的性缺失或者性壓抑。弗洛依德認為,心理障礙是因為性緊張的累積所引起的。情慾的不滿足,性緊張,這種潛意識才是曹七巧性格孤癖,行為怪異的動力根源。因為愛情體驗的缺失,情慾體驗的得不到滿足,無助、無依,讓她苦楚不已,疼痛不已,孤獨不已,充滿著強烈的落寞與感傷。這成了她性格悲劇的主因,成了促使她蛻變的動力。情慾的絲把她纏得死死的,越纏越緊,扼殺了人性。這從他對待兒子、女兒的婚姻可以得到充足論證:我得不到的,我看著你們得到、看到你們快樂開心,我會更壓抑。所以,你們也別想得到。這就是七巧內心的真實寫照。
第三,從精神分析角度看,七巧身上有著濃厚的“艾列屈拉情意綜合徵”表現為一種“戀子嫉女”情結。
“戀子”。兒子結婚了,她害怕失去兒子,不願看到兒子和兒媳恩愛,就想方設法,不惜採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拆開他們,讓兒子回到自己身邊。引兒子抽鴉片煙,為兒子納妾,也是為把兒子牢籠在自己身邊。後來兒媳和涓兒的死,還是為了徹底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
“嫉女”:看到長安與童世舫自由美滿的愛情之後,七巧心靈的天平便失衡了。我得不到的,你憑什麼得到?她這樣羞辱女兒:“你有哪一點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別自騙自了!姓童的還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門第!”正是因為女兒在愛情上的春風得意,而自己情慾得不到不滿足,使七巧產生了這樣的“自卑情結”。為了改善這種劣勢,求得對卑下的補償,她設計扼殺了女兒的婚姻!七巧在自己女兒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補償,但這樣未免過於悲涼!
第四,再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角度來看看七巧的性格悲劇成因。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作為維持個體生存和種族發展的需要,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需要。作為一種缺失性需要,它可以引起匱乏性動機。對性、情慾的需要在人類的一切需要中居於必須優先滿足的地位。得到滿足,緊張消除,興奮降低,就失去了動機;得不到滿足,緊張積累,興奮亢進,動機明確而強烈。試想,如果七巧的情慾得到了滿足,性緊張得到了消除,興奮降低,就不會有“戀子”、“嫉女”,就不會有兩個媳婦的悲劇和女兒婚姻的破滅,也就不會一步一步蛻變,成為一個魔婦。安全需要雖然位列第二,地位也相當突出。出於不安全的考慮,七巧才會用愛情、親情、幸福、人格去換取金錢,不擇手段地守住她用青春換來的這點家產。
第五、造成七巧悲劇的社會因素。七巧生活的,是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最商業化的上海,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封建文化與西方的拜金主義在這裡融合,沉澱。一方面,封建家庭關係、倫理規範日趨瓦解,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勢力與封建殘餘勢力膠合,達到本質上的相同――貪慾和極端的利已主義。更可怕的是,在中西文化中的沉渣吞噬下,人的心靈被蛀蝕、被毒化,淪為黃金枷鎖下的奴隸與怪胎。這就是《金鎖記》的社會大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生出七巧這個戴著黃金枷鎖的“奴隸”與“怪胎”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樣分析,七巧形象就有道理地站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由衷佩服張愛玲深刻洞察時代、塑造典型人物、反映特定歷史時段人性的能力。夏志清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第十五章中這樣寫張愛玲:“她在情感上握住了中國歷史上那一個時代,她對於那個時代的人情風俗的正確的瞭解,不單是自然主義客觀描寫的成功;她於認識之外,更有強烈的情感——她感覺到那個時代的可愛與可怕。”因為有了張愛玲,我們才有幸看到曹七巧這一站立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偉大人物。
曹七巧,這個張愛玲筆下或虛構、或有實指,然而在我們頭腦裡形象鮮明的人物,霍亂了自己的一生,也摧殘了兒女的幸福。
首先,從歷史因由看,七巧是因為錢才無奈犧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嫁到姜家的,具有極強的金錢情節。她認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錢”,為了得到金錢,她不惜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戴著黃金枷鎖的“奴隸”。小說題名《金鎖記》,這個金鎖,就是存在七巧骨髓深處的黃金枷鎖,壓得她透不過氣來。在不斷尋求病態發洩與報復的過程中,她變得越來越自私、乖戾、刻毒、殘忍。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曹七巧身上存在著嚴重的性缺失或者性壓抑。弗洛依德認為,心理障礙是因為性緊張的累積所引起的。情慾的不滿足,性緊張,這種潛意識才是曹七巧性格孤癖,行為怪異的動力根源。因為愛情體驗的缺失,情慾體驗的得不到滿足,無助、無依,讓她苦楚不已,疼痛不已,孤獨不已,充滿著強烈的落寞與感傷。這成了她性格悲劇的主因,成了促使她蛻變的動力。情慾的絲把她纏得死死的,越纏越緊,扼殺了人性。這從他對待兒子、女兒的婚姻可以得到充足論證:我得不到的,我看著你們得到、看到你們快樂開心,我會更壓抑。所以,你們也別想得到。這就是七巧內心的真實寫照。
第三,從精神分析角度看,七巧身上有著濃厚的“艾列屈拉情意綜合徵”表現為一種“戀子嫉女”情結。
“戀子”。兒子結婚了,她害怕失去兒子,不願看到兒子和兒媳恩愛,就想方設法,不惜採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拆開他們,讓兒子回到自己身邊。引兒子抽鴉片煙,為兒子納妾,也是為把兒子牢籠在自己身邊。後來兒媳和涓兒的死,還是為了徹底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
“嫉女”:看到長安與童世舫自由美滿的愛情之後,七巧心靈的天平便失衡了。我得不到的,你憑什麼得到?她這樣羞辱女兒:“你有哪一點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別自騙自了!姓童的還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門第!”正是因為女兒在愛情上的春風得意,而自己情慾得不到不滿足,使七巧產生了這樣的“自卑情結”。為了改善這種劣勢,求得對卑下的補償,她設計扼殺了女兒的婚姻!七巧在自己女兒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補償,但這樣未免過於悲涼!
第四,再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角度來看看七巧的性格悲劇成因。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作為維持個體生存和種族發展的需要,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需要。作為一種缺失性需要,它可以引起匱乏性動機。對性、情慾的需要在人類的一切需要中居於必須優先滿足的地位。得到滿足,緊張消除,興奮降低,就失去了動機;得不到滿足,緊張積累,興奮亢進,動機明確而強烈。試想,如果七巧的情慾得到了滿足,性緊張得到了消除,興奮降低,就不會有“戀子”、“嫉女”,就不會有兩個媳婦的悲劇和女兒婚姻的破滅,也就不會一步一步蛻變,成為一個魔婦。安全需要雖然位列第二,地位也相當突出。出於不安全的考慮,七巧才會用愛情、親情、幸福、人格去換取金錢,不擇手段地守住她用青春換來的這點家產。
第五、造成七巧悲劇的社會因素。七巧生活的,是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最商業化的上海,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封建文化與西方的拜金主義在這裡融合,沉澱。一方面,封建家庭關係、倫理規範日趨瓦解,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勢力與封建殘餘勢力膠合,達到本質上的相同――貪慾和極端的利已主義。更可怕的是,在中西文化中的沉渣吞噬下,人的心靈被蛀蝕、被毒化,淪為黃金枷鎖下的奴隸與怪胎。這就是《金鎖記》的社會大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生出七巧這個戴著黃金枷鎖的“奴隸”與“怪胎”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樣分析,七巧形象就有道理地站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由衷佩服張愛玲深刻洞察時代、塑造典型人物、反映特定歷史時段人性的能力。夏志清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第十五章中這樣寫張愛玲:“她在情感上握住了中國歷史上那一個時代,她對於那個時代的人情風俗的正確的瞭解,不單是自然主義客觀描寫的成功;她於認識之外,更有強烈的情感——她感覺到那個時代的可愛與可怕。”因為有了張愛玲,我們才有幸看到曹七巧這一站立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偉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