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07387717188

    讀《呼蘭河傳》有感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來了,在開頭這幾天,我看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給我們看到的是蕭紅寂寞的童年。那時,祖父的園子裡年年種著小黃瓜,大倭瓜,年年都有蜻蜓,蝴蝶飛過,後院年年都堆滿了那些生了鏽得舊東西。在寂寞,童心的驅使下,她曾經在祖母的房子裡“探險”:拿出一塊觀音粉,便這兒劃一下,那兒畫一下,拿出了一把小鋸,就四處開始亂鋸,拿出了一個紅燈籠,就像得了寶貝似的,帶著它在院子裡四處跑……可是,無論怎樣做,都掩蓋不住她心裡極度的寂寞。也許祖父可能是唯一一個知她懂她的人:清晨她就在家裡聽祖父傳授古詩,白天就纏著祖父到後院去,晚上則就繼續在家裡過這無聊的時光。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為了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說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而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只是因為她婆婆的殘忍、愚昧和無知嗎?我隱隱覺得,這也是呼蘭河人們生活態度造成的。他們對生活的麻木,使他們已經失去了區別於動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極!是愚昧!怎麼連改變的念頭都不會有?我震驚,呼蘭河的人們怎麼了,80多年前的呼蘭河人為什麼與我知道的生活這麼不同?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快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寵愛,有爸爸媽媽呵護,有老師教導,有同學幫助,與呼蘭河傳中的孩子們相比,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如何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就開口大罵。

    合上《呼蘭河傳》,我在想,現在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但蕭紅的童年是灰暗、不快樂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美好童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女人和小女人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