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歡迎大家點評
6
回覆列表
  • 1 # 書法有云

    學習書法二年,小楷寫到下圖的程度算是不錯了,唯在細觀筆畫時帶有強烈的硬筆書寫習慣,這點需要做些改進。

    現在主要說下章法上關於鈐印方面的不足:

    一、整幅作品用了5枚印章

    引首章2枚,中間一枚,題款處2枚。其實沒有必要那麼多,多則三枚,少則一到兩枚即可。

    二、引首章

    建議:引首章改為一枚即可(保留異形章),另外,印章的大小可適當小些整體效果更佳。

    三、中間的印章

    一般來說,中間加蓋印章主要是為了協調整體的章法佈局,你以上的章法佈局完全可以將此枚印章省略,然後改進咒曰下面的內容佈局,將其佈局成兩列上下相等,在每列中有需要可以空餘一個字的位置再往下書寫,以此來確定閱讀的字數。

    四、題款尾部印章

    題款的尾部可以是兩枚也可以一枚,只不過在加蓋印章的時候注意印章的端正,第一枚姓氏章就加蓋斜了。

    總之,完成一幅書法作品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將約定成熟的一些錯誤排除掉,讓書法迴歸其本質,少用其他的裝飾來襯托。

  • 2 # 大顏

    寫的相當不錯了,用了功了。不知道大字如何繼續努力!另外補一句題外話:你的水平巳經超過趙忠祥許多了,絕對不可以驕傲自滿。

  • 3 # 強哥書畫

    如果這是默寫的,那水平還是不錯的,如果這是臨摹那水平一般般!

    筆者這兩幅字,第一幅的千字文看著比較清晰,第二張比較模糊看不清楚!我來說說第一幅的千字文,整體看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有個別字的結構還是有很大問題的,字有些鬆散,比如說“收”字有結體問題,“辰”字和“宿”字筆畫有問題,“張”字左右空隙太大等等。如果說這是默寫的還有情可原,如果是臨摹那兩年時間學的很一般。下圖是強哥中性筆臨摹的趙孟頫行書《千字文》,我臨摹還不到一個月!我以前不懂書法,都是自己瞎寫的,正式開始學習應該是從九月中旬開始的,我沒有練過毛筆,直接從硬筆開始臨摹,選擇的字帖就是趙孟頫的行書《千字文》,我每天都堅持臨摹,有時候也自己創作,但是不多,大多數是以臨摹為主,最開始是通臨,現在是精臨,每個字寫百遍以上,直到默寫和字帖差不多為止!下圖是強哥創作,還請方家指正!雖然,趙孟頫的影子不多,古法取的也很少呢,但是和以前的瞎寫亂寫比,最起碼從章法和佈局方面、字的結構方面比以前好多了!所以我覺著筆者可以採用精臨的手法,一個筆畫都要寫很多遍才行!目前我也是在摸索過程中,我也是剛入門的小學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強哥淺談,插圖為強哥硬筆書法習作,2019年10月21日於回家路上!

  • 4 # 老跨鬥

    不臨帖,自己瞎寫沒前途!

    大多數人

    95%以上的人

    連學習書法最基本的一關都過不去,或者不願下苦功夫去過。

    是什麼關呢?

    就是基本筆畫這一關。

    我們不說過多的筆畫,我們只說那幾個最基本的筆畫,如:

    1、點

    2、橫(只說長橫)

    3、豎(只說垂露豎)

    4、撇(只說豎撇)

    5、捺(只說斜捺)

    6、鉤(只說橫鉤)

    這六個最基本筆畫衍生出的那些複雜的筆畫我們先忽略。

    你寫吧!

    標準範本在哪兒???

    你臨的在哪兒???

    把標準範本和你臨的拼圖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覺得自己臨的不像,看看基本筆畫。

    就全明白了!

    如果這一關過了

    你就上車了

  • 5 # 明中拙人

    書法如果只當愛好,隨便寫寫無所謂。

    如果想達到一定水平,建議根植經典古聖先賢,最好找比較專業的朋友或老師指導。

    方家多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導演溫子仁到底是不是華裔?你怎麼看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