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勇搞養殖

    小雞不是看重量的,是看日齡的

    肉雞雛雞溫度的控制。溫度包括雛雞舍的溫度和育雛器內的溫度。剛出殼的雞,體溫調節機能還不健全,體溫比成雞低3℃,到4日齡時才開始升高,10日齡時才達到成雞的體溫,加之雛雞的絨毛短,禦寒能力差,進食量少,所產生的熱量也少,不能維持生活的需要,故在育雛期間,必須透過供溫來達到雛雞所需的適宜溫度。供溫的原則是:初期要高,後期要低;小群要高,大群要低;弱雛要高,強雛要低;夜間要高,白天要低,以上高低溫度之差為2℃。同時雛雞舍的溫度比育雛器內的溫度低5~8℃,育雛器內的溫度是靠近熱源處的溫度高,遠離熱源的溫度低,這樣有利於雛雞選擇適宜的地方,也有利於空氣的流動。如果溫度適宜則小雞活潑,食慾良好,飲水適度,羽毛光滑整齊,均勻地分佈在熱源的周圍;若溫度過高則小雞遠離熱源,嘴和翅膀張開,呼吸頻率增加,頻頻喝水;若溫度過低則小雞靠攏在熱源的附近,或擠成一團,羽毛豎起;有賊風時,在避開賊風處擠成一團。育雛器的溫度計應掛在育雛器的邊緣,室溫溫度計掛在遠離育雛器的牆上,距地面1米處。育雛的供溫方法有傘育法、溫室法(鍋爐暖氣供溫)、火炕法、紅外線和遠紅外線法等。不同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條件選擇適當的方法。光照的控制。對於初生雛光照主要是影響其對食物的攝取和休息。初生雛的視力弱,光照強度要大一些。20~30勒克司的光照強度。幼雛的消化道容積較小,食物在其中停留的時間短(3個小時左右),需要多次採食才能滿足其營養需要,所以要有較長的光照時間。來保證幼雛足夠的採食量。通常0~2日齡每天要維持24個小時的光照時數,3日齡以後,逐日減少。光照時數。密閉式雛舍雛雞在14日齡以後至少也要維持8小時的光照時數,光照強度10~15勒克司。20周以上維持10~30勒克司。 育雛光照原則:光照時間只能減少,不能增加,以避免性成熟過早,影響以後生產效能的發揮;人工補充光照不能時長時短,以免造成刺激紊亂,失去光照的作用;黑暗時間避免漏光。光照分為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就是太Sunny,它受天氣和所在緯度的影響,太Sunny的強弱和光照時間的長短,在一年中變化很大。如北京地區6~8月份的日照時間為14~15個小時,12月到第二年1月份為9小時,所以要完全使用自然光照的話,顯然不利於雛雞的生長,必須在此基礎上加以補充。人工光照多指燈光(密閉舍的光照來源)。1.密閉雞舍的光照制度雛雞前三天視力較弱,為保證採食和飲水,前兩天採用24小時光照,第三天採用23小時光照,從第四天起到6週末光照逐步減少,減幅大小視雞群發育狀況而定(正比關係)。2.開放式雞舍的光照制度在不同季節中育雛育成,利用自然光照控制有以下四種變化情況:(1) 在晝長漸增期時育雛育成,應從當地氣象表中查出139日齡育成期自然日照長度最長的一天,最初的l~3日齡可用人工光照補充到23~24小時,此後10天內補充光照時間逐步減少到139日齡時預期的日照長度時間,並維持到139日齡,從140日齡起每週增加光照半小時,直到每天光照16小時為止。(2) 在晝長先增後減期時育雛育成,應從當地氣象表中查出在育成期內最長的自然日照長度,按照(1)的光照方式,將光照時間縮短到自然晝長最長的那一天的日照長度時間,此後到139日齡使用趨於減少的自然光照時間,140日齡起每週增加1小時,直到每天最多光照16小時。(3) 在晝長逐漸減短期時育雛育成,從1日齡起到139日齡,自然光照長度不斷縮短,於是,在育雛初期可參照(1)的光照方式增加光照時間,此後採用自然日照長度,從140日齡起用人工光照補充自然光照,直到每天光照16小時為止。(4) 在晝長先減後增期時育雛育成,應從當地氣象表中查出139日齡的日照長度,如(1)所述那樣,最初的1~3日齡內提供必需補充的光照到23~24小時,此後採用自然光照,直到自然光照長度等於預期139日齡的光照時間,在這具體時期之後,用人工光照補充,維持光照總量固定不變,從140日齡起每週增加1小時,直到每天光照16小時為止。開放式雞舍在人工補充光照時,應注意開、關燈要準時,最好使用定時器,補充光照應早晚同時進行,不宜在早晨或晚上一次進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穿的衣服、歌曲,都跟50年代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