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美食文章需要加兩個技能點:一個是烹飪原理,一個是寫作技巧。
烹飪原理
對至少一個菜系精通,至少要達到廚師水準。除此之外要對其它地方的菜系有足夠的瞭解,如果涉獵範圍太窄就不能對菜品的起源有深刻的認識。可能像重慶或者四川這種地方當地有比較強勢的菜系,只用比較一下某幾家餐館孰優孰劣就能對川菜的風格進行很好的歸類。但是如果是在天津這種地方,口味比較複雜,南北相容,那麼對作者知識面的廣度要求就會變高。
例如:煎餅果子
先要知道煎餅果子的發源地並非是天津,而是山東。那麼天津人口中的煎餅果子和山東有什麼不同?用綠豆麵做的煎餅果子才是正宗的嗎?天津人對果子有什麼要求,對薄脆有什麼要求?為什麼過去天津人都會自己帶雞蛋去煎餅攤呢?哪家煎餅果子生意最好,哪家是二十四小時開門的?
這些都成為你討論煎餅果子可能會涉及到的點,而這些點並不可能因為你自己不是天津人就能避而不談的。所以正兒八經去過那個地方,和當地人交流過,和賣煎餅果子的人打過交道,才能寫出讓讀者覺得可信的文章。要記住的是,寫文章的時候,你得把自己當個土著。
寫作技巧
很多朋友覺得自己懂吃,能跟外地的朋友侃侃而談,寫美食文章也自然不在話下。這是他們低估了對寫作技巧的要求。寫作技巧是要透過大量的閱讀來積累的,涉獵要廣的同時要去摸索出一種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不僅僅是文章的風格,還是你的“人設”。
比方說 @曼達 老師寫食譜時清新明快,圖片配文都讓人看著愉悅,給人一種鄰家大姐姐的感覺。 @灰子 哥哥拍照從來不加濾鏡卻極其細緻認真,不懂不瞎說,專業知識打上括號,生怕讀者錯過了任何一個小技巧,文風踏實沉穩。 @雨前羽街 對西餐和中餐的理解非常深刻,對烹飪細節的把控非常好,總是能一針見血地強調某餐廳的炸薯條和其它的不同之處是什麼,怎麼才能做到這樣,當然吐槽一家餐廳的時候也絕對是一針見血的,字裡行間有廚師脾氣。
當然除去這類包含網際網路時代風格的文章,有很多民國時期的美食家寫作風格也是我認為特別值得學習的。除了大家熟知的汪曾祺先生寫的:
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成為我沒吃早飯上課時的童年陰影,還有梁實秋先生寫《雅舍談吃》裡描寫酸梅湯的一段文字在我看來也是堪稱美食範文:
信遠齋的冰鎮就高明多了。因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來涼沁脾胃。他的酸梅湯的成功秘訣,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濃而釅。上口冰涼,甜酸適度,含在嘴裡如品純醪,捨不得下嚥。很少人能站在那裡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戰勝利還鄉,我帶孩子們到信遠齋,我准許他們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們連盡七碗方始罷休。我每次去喝,不是為解渴,是為解饞。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動腦筋把信遠齋的酸梅湯製為罐頭行銷各地,而一任“可口可樂”到處猖狂。
“如品純醪”這四個字絕對是點睛之筆,只慶幸這個詞還好沒有像“外酥裡嫩”一樣被用濫用俗。可能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這類文風離我們實在有點遙遠了,但是想欣賞更為嚴肅的現代美食文學,那麼 @蔡瀾 先生的散文集《世界名饌錄》和殳俏女士的《雙食記》都是值得一讀的,對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影響也非常大。
寫美食文章需要加兩個技能點:一個是烹飪原理,一個是寫作技巧。
烹飪原理
對至少一個菜系精通,至少要達到廚師水準。除此之外要對其它地方的菜系有足夠的瞭解,如果涉獵範圍太窄就不能對菜品的起源有深刻的認識。可能像重慶或者四川這種地方當地有比較強勢的菜系,只用比較一下某幾家餐館孰優孰劣就能對川菜的風格進行很好的歸類。但是如果是在天津這種地方,口味比較複雜,南北相容,那麼對作者知識面的廣度要求就會變高。
例如:煎餅果子
先要知道煎餅果子的發源地並非是天津,而是山東。那麼天津人口中的煎餅果子和山東有什麼不同?用綠豆麵做的煎餅果子才是正宗的嗎?天津人對果子有什麼要求,對薄脆有什麼要求?為什麼過去天津人都會自己帶雞蛋去煎餅攤呢?哪家煎餅果子生意最好,哪家是二十四小時開門的?
這些都成為你討論煎餅果子可能會涉及到的點,而這些點並不可能因為你自己不是天津人就能避而不談的。所以正兒八經去過那個地方,和當地人交流過,和賣煎餅果子的人打過交道,才能寫出讓讀者覺得可信的文章。要記住的是,寫文章的時候,你得把自己當個土著。
寫作技巧
很多朋友覺得自己懂吃,能跟外地的朋友侃侃而談,寫美食文章也自然不在話下。這是他們低估了對寫作技巧的要求。寫作技巧是要透過大量的閱讀來積累的,涉獵要廣的同時要去摸索出一種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不僅僅是文章的風格,還是你的“人設”。
比方說 @曼達 老師寫食譜時清新明快,圖片配文都讓人看著愉悅,給人一種鄰家大姐姐的感覺。 @灰子 哥哥拍照從來不加濾鏡卻極其細緻認真,不懂不瞎說,專業知識打上括號,生怕讀者錯過了任何一個小技巧,文風踏實沉穩。 @雨前羽街 對西餐和中餐的理解非常深刻,對烹飪細節的把控非常好,總是能一針見血地強調某餐廳的炸薯條和其它的不同之處是什麼,怎麼才能做到這樣,當然吐槽一家餐廳的時候也絕對是一針見血的,字裡行間有廚師脾氣。
當然除去這類包含網際網路時代風格的文章,有很多民國時期的美食家寫作風格也是我認為特別值得學習的。除了大家熟知的汪曾祺先生寫的:
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成為我沒吃早飯上課時的童年陰影,還有梁實秋先生寫《雅舍談吃》裡描寫酸梅湯的一段文字在我看來也是堪稱美食範文:
信遠齋的冰鎮就高明多了。因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來涼沁脾胃。他的酸梅湯的成功秘訣,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濃而釅。上口冰涼,甜酸適度,含在嘴裡如品純醪,捨不得下嚥。很少人能站在那裡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戰勝利還鄉,我帶孩子們到信遠齋,我准許他們能喝多少碗都可以。他們連盡七碗方始罷休。我每次去喝,不是為解渴,是為解饞。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動腦筋把信遠齋的酸梅湯製為罐頭行銷各地,而一任“可口可樂”到處猖狂。
“如品純醪”這四個字絕對是點睛之筆,只慶幸這個詞還好沒有像“外酥裡嫩”一樣被用濫用俗。可能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這類文風離我們實在有點遙遠了,但是想欣賞更為嚴肅的現代美食文學,那麼 @蔡瀾 先生的散文集《世界名饌錄》和殳俏女士的《雙食記》都是值得一讀的,對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影響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