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鼠鼠
-
2 # 二次元宅姬送
不請自來。
小宅覺得應該不叫重追,應該是重溫比較正確,因為有些動畫等到長大的時候基本都已經完結了(當然,除了海賊和柯南除外)。會再去重新追大部分是因為當時看到一半就放棄了或者就找不到了,然後後面想到還有這麼一部動畫還沒看到結局,於是乎看到的時候就特別的懷念,就想補下當時童年的記憶。
比如有一部動畫叫《小紅豆》(這是臺灣台那邊的翻譯哈)。
講述的是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紅豆和轉學生勇之助的一些日常故事。這兩個人互相喜歡,記得他們後面還接吻了。然後小紅豆聽說接吻就會懷孕,於是就很緊張。當時很喜歡這部動畫,但是播著播著就斷播了,然後就再也沒看到了,直到長大後再次看到,甚是懷念。連男女主的名字都記得這麼清楚,可見這真是一部不錯的動畫,至少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這樣的。
《天才寶貝》
榎木拓在十歲的時候失去母親,由於爸爸上班很忙,他就擔起了照顧小他八歲弟弟的責任。一開始對於任性愛哭的弟弟小實感到有點不耐煩,但在慢慢照顧弟弟的過程中發現年幼的弟弟其實對失去母親的事感到不安,因而從中接受自己的弟弟和責任。這部動畫真的好感人,反正小宅看哭了好多次,後面也是看著看著就沒了,又重頭看了一遍,還是好喜歡。
《男女蹺蹺板》
這部是比較久的校園戀愛漫了,畫風可能比較老了,講述頭腦好、個性好加上臉蛋也長得好的三好模範生女主,其實很愛面子,但是在遇到心儀的男生之後的一系列變化。
不過這些都相對比較久啦,要看得下去還真需要一點情懷哦。
《哆啦A夢》《蠟筆小新》《寵物小精靈》等兒時回憶中那些經典作品,總是讓我們回味無窮。
隨著網際網路愈發發達,想要回味兒時的新番可謂越來越容易。那麼這些經典回憶回去重追是否有價值和意義呢?
我個人便是十足的情懷黨,對於兒時作品的重置、續作或者特地去回味我都有做過,個人認為這樣做可以給我一種不同的體驗。
一、溫故原作可以將思緒迴歸童年
這也是情懷作最大的價值,那就是回憶讓人一瞬間將思緒回憶到當年的情況。
作為被社會玩弄到心智“佛系”的青年,有時候也需要自己心靈的港灣。
而此時兒時的那些童年作品,重新回顧一下讓自己重新激發一下兒時的感動,也可否認也是一個不錯主意。
二、不同階段的不同品味
隨著年齡的增長,同樣是看某些作品,我們對其的理解也會發生改變。
而基於這個情況,會使我們以一種不同的體感更加透徹的瞭解到作品的魅力。
特別是針對一些“兒時看不懂”帶有社會性話題的作品,重新回味後反而更會愛上這部作品。
三、給我們童年的遺憾一個交代
限於很多現實情況,我們針對兒時的某幾話總會記憶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沒看過,一次造成不可磨滅的遺憾。
此時回味兒時經典作品,可以尋回兒時的遺憾。
除此之外,包括重置、時隔N年的續作其目的也是一樣,給我們童年一個交代,這也便是我個人熱衷於看老片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