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 予觀弈於友人所(1),一客數敗(2),嗤其失算(3),輒欲易置之(4), 以為不逮己也(5)。頃之(6),客請與予對局(7),予頗易之(8)。甫下數子(9),客已得先手(10)。局將半,予思益苦(11),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12),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13),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14),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15);與今人居(16),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17),然試易地以處(18),平心而度之(19),吾果無一失乎(20)?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21),何暇論人哉!弈之優劣有定也(22),一著之失(23),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24)。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25),世無孔子(26),誰能定是非之真(27)?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28),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29),曾觀弈者之不若矣(30)。
註釋
(1)弈:下棋。所:處所,住的地方。 (2)數(shuò):屢次。 (3)嗤(chī)其失算:譏笑他謀劃不當。 (4)輒欲易置之:就想替換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變易取代。 (5)逮(dài):及,趕上。 (6)頃之:過一會兒。 (7)對局:下棋。局,棋盤。下棋一次叫一局。 (8)易之:(輕視它)認為它很容易。 (9)甫:剛剛。 (10)先手:下棋時主動的形勢。 (11)益苦:更加艱苦。意思是難於想出招數。 (12)竟局數(shǔ)之:終盤計算棋子(以定勝負情況)。竟,完了。 (13)赧(nǎn)甚:很慚愧。赧,臉紅。 (14)學者:求學的人。 (15)訾(zǐ):詆譭。 (16)居:相處。 (17)固:本來。 (18)易地:彼此交換地位。 (19)平心而度(duó):心平氣和的、冷靜的推測,估計。 (20)果:真。 (21)不暇:沒時間,忙不過來。 (22)優劣:(棋藝)高低。定:定準,公認的準則。 (23)一著(zhāo):走一步棋。 (24)護前:迴護以前的錯誤,泛指護短。《三國志·朱桓傳》:“桓性護前,恥為人下。” (25)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贊成自以為正確的,反對自以為不正確的。 (26)無孔子:意思是沒有大智的聖人。 (27)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8)失:意思是表面看來是錯誤。得:意思是道理正確。 (29)無有已時:沒完沒了。 (30)曾(zēng)觀弈者之不若已:簡直連看棋的人都趕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2]
譯文
我在朋友家裡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代替他下棋,認為他不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夠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著看。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譭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客觀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閒暇,哪裡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下錯了一步棋,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3]
原文
[1] 予觀弈於友人所(1),一客數敗(2),嗤其失算(3),輒欲易置之(4), 以為不逮己也(5)。頃之(6),客請與予對局(7),予頗易之(8)。甫下數子(9),客已得先手(10)。局將半,予思益苦(11),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12),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13),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14),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15);與今人居(16),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17),然試易地以處(18),平心而度之(19),吾果無一失乎(20)?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21),何暇論人哉!弈之優劣有定也(22),一著之失(23),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24)。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25),世無孔子(26),誰能定是非之真(27)?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28),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29),曾觀弈者之不若矣(30)。
註釋
(1)弈:下棋。所:處所,住的地方。 (2)數(shuò):屢次。 (3)嗤(chī)其失算:譏笑他謀劃不當。 (4)輒欲易置之:就想替換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變易取代。 (5)逮(dài):及,趕上。 (6)頃之:過一會兒。 (7)對局:下棋。局,棋盤。下棋一次叫一局。 (8)易之:(輕視它)認為它很容易。 (9)甫:剛剛。 (10)先手:下棋時主動的形勢。 (11)益苦:更加艱苦。意思是難於想出招數。 (12)竟局數(shǔ)之:終盤計算棋子(以定勝負情況)。竟,完了。 (13)赧(nǎn)甚:很慚愧。赧,臉紅。 (14)學者:求學的人。 (15)訾(zǐ):詆譭。 (16)居:相處。 (17)固:本來。 (18)易地:彼此交換地位。 (19)平心而度(duó):心平氣和的、冷靜的推測,估計。 (20)果:真。 (21)不暇:沒時間,忙不過來。 (22)優劣:(棋藝)高低。定:定準,公認的準則。 (23)一著(zhāo):走一步棋。 (24)護前:迴護以前的錯誤,泛指護短。《三國志·朱桓傳》:“桓性護前,恥為人下。” (25)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贊成自以為正確的,反對自以為不正確的。 (26)無孔子:意思是沒有大智的聖人。 (27)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8)失:意思是表面看來是錯誤。得:意思是道理正確。 (29)無有已時:沒完沒了。 (30)曾(zēng)觀弈者之不若已:簡直連看棋的人都趕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2]
譯文
我在朋友家裡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代替他下棋,認為他不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夠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著看。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譭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客觀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閒暇,哪裡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下錯了一步棋,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