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陽下到桑榆二星之間,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霞:霞光,這裡指晚霞。桑榆和霞沒什麼關係。
1、原文
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2、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
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髮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瞭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瞭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
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3、出處
出自於《全唐詩》
擴充套件資料
1、賞析
此詩闡明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發稀、視力減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還有處事經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一面,對此如果細緻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而有所作為。全詩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度積極對待人生。“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二句,深為人們讚賞,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2、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
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
3、詩歌內容
劉禹錫的山水詩,改變了大曆、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和牛相公遊南莊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
再如《望洞庭》;在這靜謐空靈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構成了一種恬靜平和的氛圍。不過,雖然劉禹錫說過“能離欲則方寸地虛”,但是他積極參與永貞革新,其實還是要在社會中實現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較倔強,受道家影響,詩中倒是常常表現出高揚開朗的精神。
如《秋詞》二首之一、《同樂天登棲靈寺塔》,都有一種高揚的力量。由於有了含蓄深沉的內涵、開闊疏朗的境界和高揚向上的情感,劉禹錫的詩歌便顯得既清峻又明朗。
劉禹錫又多次貶官南方,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劉禹錫常常收集民間歌謠,學習它的格調進行詩歌創作,如《白鷺兒》詩以隱喻方式寫自己孤高的情懷,但用的是輕快的民歌體。還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如《竹枝詞》、《楊柳枝詞》、《堤上行》、《蹋歌詞》、《浪淘沙詞》、《西塞山懷古》等,都很樸素自然、清新可愛,散發著民歌那樣濃郁的生活氣息,以下兩首尤為傳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詞》二首之一。
意思是: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陽下到桑榆二星之間,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霞:霞光,這裡指晚霞。桑榆和霞沒什麼關係。
1、原文
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2、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
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髮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瞭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瞭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
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3、出處
出自於《全唐詩》
擴充套件資料
1、賞析
此詩闡明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發稀、視力減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還有處事經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一面,對此如果細緻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而有所作為。全詩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度積極對待人生。“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二句,深為人們讚賞,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2、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
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
3、詩歌內容
劉禹錫的山水詩,改變了大曆、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和牛相公遊南莊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
再如《望洞庭》;在這靜謐空靈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構成了一種恬靜平和的氛圍。不過,雖然劉禹錫說過“能離欲則方寸地虛”,但是他積極參與永貞革新,其實還是要在社會中實現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較倔強,受道家影響,詩中倒是常常表現出高揚開朗的精神。
如《秋詞》二首之一、《同樂天登棲靈寺塔》,都有一種高揚的力量。由於有了含蓄深沉的內涵、開闊疏朗的境界和高揚向上的情感,劉禹錫的詩歌便顯得既清峻又明朗。
劉禹錫又多次貶官南方,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劉禹錫常常收集民間歌謠,學習它的格調進行詩歌創作,如《白鷺兒》詩以隱喻方式寫自己孤高的情懷,但用的是輕快的民歌體。還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如《竹枝詞》、《楊柳枝詞》、《堤上行》、《蹋歌詞》、《浪淘沙詞》、《西塞山懷古》等,都很樸素自然、清新可愛,散發著民歌那樣濃郁的生活氣息,以下兩首尤為傳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詞》二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