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熠熠古客
-
2 # 止戈軍是我
分三步回答該問題:
首先,應該承認,西方這些哲學家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全對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戰爭與和平是永定的迴圈,確實如此,那麼對應的軍備競賽也是迴圈的,這也沒有問題。但西方人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我們的有區別。他們往往不承認人類經過了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的,只能說有打架鬥毆這種形式的鬥爭存在。這一點,在英國著名軍事歷史學家約翰·基根的《戰爭史》中能得到很好的證明。從這個意義上講,原始社會也就不存在戰爭與和平的永定迴圈問題,相應的也就沒有軍備競賽這樣的問題存在。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最後是要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這種社會形態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戰爭,也就不會涉及題主所提的問題。因此,西方這些哲學家的說法在階級社會中是有道理的。這一點要搞清楚。英國著名軍事歷史學家約翰·基根
其次,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戰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社會歷史現象,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和平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戰爭就像魔鬼,幽靈一樣,一直伴隨著人類,並且還將繼續長久地伴隨下去。當然,在這個伴隨的過程中,和平也會短暫的出現,但和平時期往往又是軍備競賽時期。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和平,和平只是兩次戰爭的間隙。短暫的和平可能孕育著長期的戰爭。在歷史上有所謂的迦太基式的和平、拿破崙戰爭後的和平、 也有冷戰時期的緊張和平,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和平,都是在為進入下一場戰爭在做準備。這都在歷史上得到了驗證。戰爭與和平的對比之一戰爭與和平的對比之二
最後,讓我們重溫一下毛澤東對戰爭所下的定義戰爭是敵對雙方為了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使用武力進行的激烈的軍事對抗活動。是解決階級、民族、政治集團、國家之間矛盾衝突的最高鬥爭形式。是政治透過暴力手段的繼續。 研究和分析軍事問題,不能忘記這個根本。應該說,抓住了這個根本,很多的軍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對西方所謂哲學家的觀點也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
謝浪漫38385438友友情邀答!
其實,這句話和明代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開篇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意思差不多。恐怕羅貫中對歷史認識的觀念卻要比西方哲學家所言的“戰爭與和平是永定的迴圈”這種論斷不知要早了多少年。
正如羅貫中所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天下大勢”就是各國及世界歷史發展史。“和”乃是“和平”,“分”則是“戰爭”。歷史就是由分分合合的戰爭和和平交替書寫,迴圈向前發展的。
中華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歷史的發展,分合機緣,戰爭與和平之因皆源於對利益的追求,對利益的攫取和佔有。如果沒有利益紛爭,天下將是一片太平,世界將是一片祥和。 戰爭之因皆誘發於利,動於武,止於和平佔有支配。
各利益集團為了對世界他國利益的攫取,悍然發動對他國的戰爭,利益目標實現後,則“成者王侯,敗者寇”,成王者奴役戰敗國,為了保證利益永久佔有和支配的目的,就會制定規則以求和平安定,保證利益獲取環境的穩定。
和平環境是由優於對手的軍備先程序度決定的。軍備強,則和平局面長。軍備弱,則和平局面短。和平會被新的戰爭代替,直至下一個和平。
為了保證軍備優勢。成王國會不遺餘力的發展自己的軍備。敗寇者為了擺脫成王者的控制壓榨,一雪被支配恥辱,也會不遺餘力的發展自己的軍備,以求一朝戰勝成王者,讓自己成王。利益的佔有畢竟是最有誘惑力的。因此可以說,戰爭與和平是永定的規律,軍備競賽是不可或缺,是增強戰爭體量的關鍵,就必然也是永定的。
競爭起于軍備競賽,爆發於戰爭,終止於戰後重建和平。世界發展規律就是:軍備競爭——戰爭——和平——軍備競爭——戰爭——和平。如此迴圈往復,以致無窮的永定發展的。規律不可終止和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