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內科醫生Mr張

    兒童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和成人不同,所以為了區分開來設立了兒童醫學和成人醫學。

    比如說在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診斷學、預後和治療上都存在不同。

    其實兒科和內科醫生是可以充分交流和協作的,包括其他各個科室如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感染科、面板科等等科室都是需要一起和兒科團結協作,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兒科學的發展。

    此外現在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全科醫學事業,未來更多的地方將會出現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那裡的醫務人員更是會從醫療、健康、預防、保健、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等各個方面服務各個年齡的人群。

    以上是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 2 # 中醫柳大夫

    本人是純中醫,看過兒科的感冒咳嗽發燒腹瀉便秘胸膜炎溼疹疝氣夜啼厭食…看過膽結石腎結石乳腺結節月經不調痛經宮血甲狀腺結節失眠胃疼眩暈汗證…,我也很糾結,為什麼能看好這麼多,不是本人想看這麼多,是患者非要讓我給治,救人一命舉手之勞,真是不忍心看著病人遭罪,不知該不該給看,反正是看了

    人體本不可分,疾病本質上不在於兒童還是成人,沒有全域性觀機械地劃分科目,正是西醫的特點,現實中也是採取這個辦法治療疾病管理醫生的,問題是疾病是按照書本得的嗎,按照分科得的嗎?在中醫來看兒科,內科,包括婦科都是人體,人體醫理相同,治療辦法上卻又有不同,中醫理論上是天然的全科醫生,具體到每個大夫治病的愛好和對醫學的理解程度又有所不同。

  • 3 # 六維魔咒

    醫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沒有太多的複雜稱謂。自從從西方引進執業註冊後,便有些繁雜了。我們一口氣可以說出一大串醫生稱謂。

    以前不論中醫西醫,不論赤腳醫生還是西醫生,大家都親切地叫醫生。那時候沒有醫鬧、醫賴和醫暴,那時候醫生和病人共同目標就是一致對付疾病。

    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衛生部也分分合合,成了衛計委,到現在的衛健委。

    醫生的稱謂包羅永珍,眼花繚亂。赤腳醫生離開了歷史舞臺更換稱謂叫鄉村醫生,又引入全科醫生、家庭醫生,職能上從搞防疫打針輸液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到現在的“萬金油”全科醫生下鄉拍拍照測測血壓。硬傷是不能轉正,當然也就自給自足,沒有最根本的地位了。

    醫學博士扔到基層,估計不用三個月就廢了。沒有醫療儀器,單靠把脈就能判定腦的哪個部位出血嗎?還得對應怎麼治療呢?

    中醫避開了醫鬧醫暴,苟延殘喘,實屬萬幸。大醫院人山人海,分科精細卻不利於人民百姓。一個咳嗽腹瀉病人,最起碼得先看消化內科,然後看呼吸內科。

    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原本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產科都能夠勝任,執業考試都包羅幾十個科目,人為地區分開來各大科目也是醉了。

    急救醫學沒有開設的時候,沒有所謂真正意義上的急診醫生。12位急診醫生分科成急診內科和急診外科,醫生依然是12位,當然會逐漸增加少許的。內科系統不僅包括急診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內科、神經內科、精神內科……還包括感染(傳染)內科、兒科等等。

    兒科醫生也是臨床醫生細分出去的,特別是兒科醫生荒的當前。因為兒科特別吃苦耐勞,收入卻奇低,所以大家都拒絕從事兒科臨床。再分出去有新生兒兒科……就是有科沒醫生,或者幾個兒科醫生義務兼職。

    內科醫生能不能勝任兒科工作呢?其實人家不願意!說不熟悉不懂,最好推辭。事實上按照法律規定,醫生證走出醫院就失效了,除了院前急救。

    當中醫醫院雄起的時候;當中醫醫院不以割包皮、割粉瘤為主打業務時;當中醫醫院放棄七成西藥三成中藥時,中醫已經可以造福社會。

    當西醫迴歸單純的“醫生”稱謂,大家各取所需,沒有經濟壓力沒有任何負擔時,中華盛世指日可待。

    精明的病家,無需細究醫生來頭,不用自設屏障礙手礙腳:你內科醫生會不會看兒科病?

  • 4 # 水雙極

    兒科沒人內科看是違法的,也是不對的。一個專業,其他專業人員不能代替,很多知識其他專業的醫生是不懂的。分科雖然有缺點,但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本專業的水平。使病人儘可能獲益。隔行如隔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酸奶菌種在冰箱放久了是不是也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