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蒼耳子78413762
-
2 # 隔壁老周
第三人理論(第三人效果)是傳播學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W.P.戴維斯提出的。
心理學研究證實:人往往會高估自己,而低估他人。這種心理機制拓展到傳播學中就產生了第三人理論(第三人效果)。
關於這個理論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二戰時,西太平洋的硫磺島上,駐紮著一隊由白人和黑人組成的部隊。日軍為了分化瓦解他們,不戰而屈人之兵,向島上投放了大量的傳單。傳單的內容大體是:美日之戰是由白人挑起的,和黑人無關,日本人和黑人並無紛爭,煽動黑人投降。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這支美國部隊竟然全部撤退了。
這個故事就是第三人理論(第三人效果)產生的緣起,W.P.戴維斯就是受這個事件的啟發,提出了第三人理論(第三人效果)。
在群體性事件中,尤其在負面的群體性事件中,這個理論尤其應驗。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搶購風潮”,就是這個理論的生動詮釋。我們總擔心便宜被別人佔了,自己搶不到,就會引發搶購。好多商家利用人們的這一心理機制,人為製造短缺,搞產品促銷,並且屢試不爽。
作為遵紀守法的公民,在自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
3 # 質躍
新理論呀,認真讀了兩遍,挺好,發現有點賣點,順便寫幾句權作札記學習:
第三人理論,亦稱第三人效應,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戴維森首創。年輕的理論,據說1983年時此教授在《民意季刊》上發表《傳播的第三人效果》才首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說”的。
這只是傳播學的普遍現象,當然,這個提出有創意,有應用的賣場了,能慣孰得心應手者能應用到不少領域呢,據說商業人慣用。
按個人理解,所謂第三人,就猶如寫文章,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的說法一樣,你、我是第一人、第二人的話,那個第三人就是普遍的他人,更多是指一個大眾的虛設的變體的人群。第三人是趨向於他們的觀點,即是傳播的效果。這個有點毛毛蟲部隊的意思吧,如果用中國的一個成語作以概括對應的話,那麼,吾覺得大概有些“三人成市虎”的意思,但不全是。
你認為的、我認為的可能沒有多大影響的資訊廣告,然而對“第三人”就有巨大影響、引導。個體與普遍的差異懸殊問題,這對媒體人是十分具有指導價值的,要想獲得廣泛的閱讀量,那就要迎合廣大的“第三人”的傳播效應。
這就造成一個可怕的現象,往往認知水平高的,譬如你認為的越正確,第三人產生的一種普遍觀點的變體的傳播效應越大;其次,往往,越是虛假的、色情的、汙衊的等等第三人效果越明顯,心理、認知、距離越遠第三人效果越明顯。
這種觀點認為一些事件在社會層面(對其他人)上的影響與個人層面(對我)上的影響大相徑庭,前者的影響要比後者大。
好了,說的不夠具體系統,現學現賣,有個淺層大概意思唄,呵呵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是不是問的第三人效應?如果是,那就是美華人提出來的有關媒體,認知評價,心理上的一個理論。這個研究面很窄,並且準確度易受很多因素影響。大至的主要意思是,第一人對你自己的評價是不太真實的,虛偽的可能性大。不當你面或遠離你的人在背後(第三人)的評論真實度高些。但這個結論會受很多影響。反正我不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