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種花家的白胖子

    南宋投降的。滅亡南宋的崖山之戰,蒙古軍三萬人,這三萬人幾乎全是南宋投降的水軍,由一個叫張弘範的原金國漢人貴族帶領。南宋軍民被自己人圍攻,這些漢奸叛徒全都指望著抓住南宋皇帝作為自己晉升之物,所以,南宋君臣才在絕望中投海自盡。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趙構可以依靠水軍躲過金軍追殺,而趙昺只能投海的原因。

  • 2 # 士說新語

    崖山海戰,是一個悲劇。

    張世傑決戰的戰術失誤

    南宋流亡朝廷,在面對蒙古大軍壓境之際,打算集結大小戰船千餘艘,軍民20多萬人在崖山海域做最後的抵抗。

    主帥張世傑認為崖山海域東面崖山,西面瓶山,兩座大山如一座門束住了海域,使其易守難攻,選擇這一區域做長期抵抗主要是考慮到,敵我優勢。

    首先,在路上宋軍已經完全不是對手,被蒙古騎兵完虐,而在海上,蒙古沒有長期訓練的水師,現所擁有的水軍,屬於臨時拼湊的部隊,水手不多,士兵大多是水性不精的北方人。

    其次,崖山海域的地形有利,易守難攻,只要扼守住“瓶口”,長期抵抗是沒有問題的。如此一來,只要抵禦住海上蒙軍的進攻,路上的蒙軍就只能望洋興嘆....如果能殲滅蒙古水軍主力,讓其損失大量戰船,那麼南宋海上流亡朝廷就能繼續堅持下去了。

    一切計劃安排,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大家都不上岸,就在船上吃住,糧食也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是,這個戰術安排中,卻存在著極其致命的漏洞。

    其一、在這個形似葫蘆的海域裡,只要敵人封鎖海灣口,獲取淡水的途徑幾乎被截斷,沒有水,還怎麼打仗?

    其二、海域裡1000餘艘大小戰船,相互擠在一起,缺乏機動性,如果戰事稍微不利,簡直就是作繭自縛,等著敵軍夢中捉鱉。

    張弘範與張世傑的“雙張”對決

    張弘範組織艦隊來到崖山後,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封鎖海灣口,切斷宋軍水源,然後坐等決戰時機。被切斷水源的宋軍只能靠乾糧度日,士兵只能飲海水度日,張世傑組織數次進攻,企圖奪回淡水補給線,均以失敗而告終。

    公元1279年2月16日,這一天,天色灰暗、風高浪急,海潮咆哮著湧入崖山海域。這就是張弘範等了許久的決戰時機。

    他借鑑漁民的經驗判斷潮汐,借海水漲潮時進攻宋軍,便可以“風水之力”為助力,相反,處於逆風的宋軍將處於極大劣勢。

    當日,蒙軍兵分四路,從東、南、北三個方向發起進攻,並商定以奏樂為訊號。當蒙軍奏樂聲響起的時候,宋軍以為蒙古人又在宴會,思想上開始鬆懈,並未有所警覺。

    正午時分,蒙軍發起進攻,首先以裝滿膏油、枯草的小船,點燃後,藉助風勢仕途火攻宋軍船隻,然而人家宋軍早有準備,船頭艦首皆塗抹了一層厚厚的黃泥,蒙軍火攻之策並沒成功。

    張弘範見火攻無效,於是命令各艦隊以猛烈的炮火和箭矢向宋軍發起總攻。這場戰役是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運用火炮火藥進行炮戰的戰役。張弘範親自指揮突擊艦隊,向排出一字陣的宋軍艦隊衝了進去。

    雖然宋軍裝備的火炮要比蒙軍多得多,但是遺憾的是,宋軍處於逆風,且陣型太散了,無法形成密集火力,被敵軍接二連三衝破防線,大小船隻被海潮掀翻不少。蒙古艦隊的衝擊一度衝到宋軍中央。

    宋軍在逆風的形勢下,海面上被人家蒙軍艦隊左右出擊,陸地上還有蒙軍在其背後夾擊,腹背受敵之餘,還沒有能力組織機動性強的突擊。畢竟當時戰況十分突然,形勢急轉直下,根本來不及協調,陣線就被完全沖垮了。同時,宋軍的船隻中不僅有軍隊,還有平民,成分駁雜,對戰爭的進行也是個不利的因素。

    而張世傑在戰前所佈置的陣容,有意將其主力艦隊隱藏在朝廷龍舟軍民之後,可見張世傑並沒有與蒙軍決戰的意思。當防線被突破後,張世傑迅速來到龍舟,試圖借走宋末帝,然而只借道了太后,丞相陸秀夫拒絕登上張世傑戰船,而是悲壯地驅趕妻女、隨後用繩索縛住小皇帝,在小皇帝的哭泣聲中,投身於一片波濤之中。

    隨後,南宋十萬軍民覆海而亡。

    逃走的太后問知皇帝已死,隨即跳海自戕。

    張世傑的部下勸其遠走越南,心灰意冷的張世傑並未同意,溺死於平章山下風雨之中的大海上。

    自此,南宋徹底宣告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祖傳醃豆腐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