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負石

    在民主國家,體罰是侵犯身體的大忌!如果大街上對方伸手,掏出槍弄死就算合法防衛。

    所以他們對身體的保護已到極限,同時帶來的是反抗情緒也是極致的。一點點蠅頭小利也會與你抗爭到底。

    這本質與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是相悖的。夫貪小利之快,失天下之援。中國盛行閒語,吃一塹長一智,故體罰責罵能夠磨礪孩子自尊,懂得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正確的事得到褒獎,錯誤的事得到懲罰,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所以即為華人,懂得律己,是因為父親師長教育。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怎麼叫做嚴厲,不可能只是幾句訓斥,戒尺才是真諦!

  • 2 # 佩玉的爸爸

    我們一直會拿不準的一個定義,就是適當的懲戒是如何的標準,如果有人能夠把這個量化的話,我覺得在教育教學中算是立了一大功。

    但是很不幸的話,如果每個老師大膽的把一種懲戒權拿到手中,對學生進行懲罰的話,因為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任何一個標準可以讓老師有章可循,所以說所有的老師一旦施行懲戒,那麼面對自己未來的將是賠禮道歉。

    社會已經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文明的社會,當然在文明社會里,教育教學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老師的素質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同樣學生的法律意識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在這種大環境下,如果私自對老師的懲戒權進行賦予的話,那麼有可能讓我們的教育行為更加回退,甚至變得落後了。

    所謂的懲戒,只是體罰的一種代替說法的話,那麼這種成績不要也罷,學生可以透過更多的方式慢慢完善自己的人生,老師也沒有必要透過一次的考試,一次的孩子不優秀而判斷學生需要懲罰,需要體罰。

    總之作為廣大老師不需要所謂的懲戒權,也不需要對孩子進行體罰,畢竟這是一種落後的教育教學方式。

  • 3 # 鮮美梨鄉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依法治國治校的理念深入人心,對學校,家庭,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會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老師在教育中嚴格按學校的規章制度依法進行教育就可以了,不存在所謂的懲戒!要說懲戒和表揚是相對的!因此學校對學生出現違規違紀行為肯定有懲戒和處分措施!

    一是懲戒是必須的,但是必須是法律法規和學校規定的範圍內實施!學校教育以教育引導為主,表揚為主,但是肯定有個別學生髮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發生較大的問題直接由學校處理!主要是學生身上存在的小問題作為老師應如何實施懲戒一定要掌握好度!打罵肯定是不行的!主要採取一些帶有獎勵性的懲戒措施!比如打掃衛生不及時可以多打掃幾次加深印象,經常遲到可以家校聯合找到原因去解決!

    二是懲戒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最近發生的幾起老師被處理的事件中,很明顯老師的懲戒方法出現了違法行為,打人是法律規定的違法犯罪行為,而有的老師,公然打罵學生,這不僅對學生不負責,對自己也不負責!

    總之,老師在實施懲戒的過程中不能任性,用著對學生負責當擋箭牌,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 4 # 惶齋

    對於孩子的成長,肯定是以正激勵為主,

    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或者養成不好的品質,可以透過負激勵(懲戒),幫助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5 # 小剛哥說教育

    今天我剛剛圍繞這個話題發表了一篇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到我的主頁檢視。

    現在的很多家長,自己不懂教育,就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希望於學校,嘴上說“交給老師您了,做得不對的地方,該打該罵都由您”。但是有的家長一旦孩子在學校被懲戒,又開始各種反對,說風涼話,怪老師沒素質。還有的老師,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乾脆完全放棄對學生的懲戒教育權,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這種心態,既是一種不負責,也是一種逃避。一些網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也在推波助瀾,把一些小事情、極端個例放大,讓有的網友覺得當今社會的學校裡,不是老師打罵體罰學生,就是學生報復打罵老師,師德不存,師威不再。其實這都是起到了反面的宣傳作用。讓家長迷惑,老師彷徨,學生受害。總而言之,懲罰具有教育意義,而懲罰的教育意義實現需要一定的現實的具體的條件。許多對於懲罰似是而非的否定,主要是因為缺乏對懲罰教育意義的理性分析,將懲罰與懲罰的特定形式以及懲罰實施中的問題混為一談,將懲罰之教育意義落實中的問題與懲罰之教育意義本身混為一談。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有客觀清醒的認知,切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要對得起“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個稱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苦衷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