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象徵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接下來就是對戰後日本的管理,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由麥克阿瑟擔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接受日本政府的投降,以及戰後管理等一切事宜。

    這項任命對一向自命不凡的麥克阿瑟來說,達到了其軍事生涯的巔峰,他感到十分受用和自豪;而海軍官兵對此卻十分不滿,認為不僅陸軍摘取了最高榮譽,而且抹殺了海軍在戰爭中的功績,就連與世無爭的尼米茲也忿忿不平,親自出面討說法。

    實際上,這個職務非麥克阿瑟莫屬。

    眾所周知,戰後對日本的管理更多依賴於政治改造,而作為政治人物,麥克阿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家族史就是一部美軍征戰史,三代人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對同樣講究“根紅苗正”的美國政壇來說,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再有:

    一是,麥克阿瑟在一戰期間率領彩虹師征戰歐洲,獲得諸多榮譽,每當國家危難之際,他都能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再加上其善於演講和鼓舞人心的能力,在民眾中的聲望很高,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出任盟軍最高司令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二是,作為“官二代”,麥克阿瑟身上雖然有許多令人生厭的地方,但作為西點軍校的“學霸”,先後擔任過校長、陸軍參謀長和遠東軍司令等要職,美軍中許多戰功赫赫的將領大都是他的同學、下屬和學生,這樣的資歷和人緣,恐怕無人能及。

    更重要的一點,麥克阿瑟從年輕時代起在亞太地區任職多年,對菲律賓、日本和中國等國家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可稱之為“亞太專家”,而擔任過美國政府要職,不僅讓他進入政治核心圈,而且擁有豐富的管理理念,這對改造日本至關重要。

    也就是說,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一職非麥克阿瑟莫屬。當然,尼米茲的訴求也不無道理,畢竟自“珍珠港事件”後,海軍幾乎獨自與日軍作戰,出生入死、奮勇殺敵,是太平洋戰場上美國軍隊的象徵。戰爭勝利之際,海軍的功績必須得到體現。

    其實,杜魯門也清楚其中不能明說的理由,這就是美國陸、海軍兩軍種矛盾由來已久,誰也不服誰。如今,由麥克阿瑟擔任這一要職,極易讓人誤認為陸軍打敗了日本,這對海軍十分不公平。這個問題成了勝利後,杜魯門亟待解決的大難題。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45年日本投降,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走向街頭載歌載舞慶祝勝利。同時,都在期待著日本政府正式投降的那一刻,但他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是,美軍內部卻為了由誰擔任受降“主角”爭得“臉紅脖子粗”,不得不由杜魯門親自斡旋。

    最終決定由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而尼米茲代表美國接受日軍投降;併為了更好地平復海軍官兵的不滿,受降地點不是在陸地上,而是放在海軍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這個折中方案,總算是“一碗水端平”,皆大歡喜了。

    但這樣的安排,顯然不能滿足麥克阿瑟高高在上、好出風頭的虛榮,他需要全方位地抬高自己的地位,在海軍軍艦上懸掛陸軍將旗,就是他標新立異的一招。原來,按照海軍條例和傳統,只有尼米茲才有資格將他的“五星將旗”升到主桅上。

    這顯然招了麥克阿瑟的“忌”,他堅持在桅杆上升起陸軍“五星將旗”,尼米茲十分了解這位“宿敵”的秉性,不想與其一般見識。於是,在美國海軍史上頭一次在軍艦主桅杆上,並排升起陸軍和海軍的將旗。麥克阿瑟的虛榮心再次得到了滿足。

    不過,平心而論,麥克阿瑟確實是一個“作秀高手”,他居然準備了5支金筆完成日本受降書上的簽名。頭兩支送給了從戰俘營解救出來的溫賴特中將,以及英軍將領帕西瓦爾,當年他獨自逃離菲律賓,此舉既有愧疚之情,又有安慰之意。

    第三支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這既承載了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又是“流芳千古”的最好舉措;第四支送給了西點軍校,不僅報答了母校的養育之恩,而且讓後輩人永遠銘記“麥克阿瑟”這個名字,併為這位二戰中的盟軍統帥而感到自豪。

    他把最後一支送給妻子,畢竟在外征戰多年,現在感謝她的付出是最好時機。儘管所有人都認為麥克阿瑟在“作秀”,但他將國事、家事、天下事全部包含其中,誰也不覺得他做作,反而更加理解其用心良苦,這也許是“作秀”的最高層級吧。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寵主飼養比熊犬,什麼樣的行為對它傷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