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果沙拉1112233

    最近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讀後凌通更強烈地認為危機行業的未來是光明的,而且不需要為它的好轉未來找一個具體的理由,由於它處於極端的低迷中,就是它復甦和好轉的理由,這一思想是在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之後產生的強烈感受.

    史記中記錄了古代兩大著名商業家計然和白圭的商業理論和商業活動.“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認為商業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於觀察變化和利用變化,他主張利用規律性變化獲利,所謂規律性變化就是不要關注引起變化的具體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變化,白圭提出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商業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規律性變化,這裡面的規律是,由於有大量的人棄,價格必定就掉下來了,而價格掉下來,就是上漲的理由,上漲的理由具備,上漲就是遲早的事!只要發生大量的拋售,就買入,至於這種拋售是屬於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呢?還是鉅額投資虧損造成的呢?還是原料漲價引起的不關注,只要人棄,我就取.

    另一位商業家計然提出貴極則賤,賤極則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價格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價格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至於是什麼引起的貴賤變化,這些商業家們並不關注.而我們的投資人則長期沉逆於引起價格變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域性,忽視了價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漲的理由的規律.

    說來說去凌通最想要說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規律性變化,跌多了就是漲,漲多了就是跌這是基本規律.人們都不敢買的時候,都棄之的時候就是最好的買入機會這也是規律.不要尋求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一旦有具體的上漲理由和買入理由,實際股票就沒有買入價值了,一旦有上漲的理由的時候,人們就不要拋售了,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機會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體利多的困難階段下手.同時要理解相信價格的變化總是向反方向變的,上漲總會轉化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會轉化為上漲!

    我們如果在完全看不到利多的情況下,在大家都瘋狂丟擲的情況下買入,一定能買到極好的價格,但是由於沒有具體的利多和上漲的訊息,所以買入後就不可能形成快速的上漲,尋求買入後馬上上漲,永遠不可能買到好價格,甚至永遠也不能掙錢,俗話說的好,財不入急門.在大家都瘋狂丟擲的情況下買入,在人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買入之後,一定不會很快上漲.買入之後,必定經過一個時間的推移,因為變化是需要時間的!為了明天的上漲而買入,這不客觀,明天與今天的時間差太短,這中間沒有出現較大積極變化的可能,任何一個積極的變化,總是要跨越較長的時間.

    在這點上,古代商業家計然和白圭分別提供了更偉大的思想,計然指出:天旱資舟,天澇資車(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才是商業和經營的規律.在古代商業家的眼裡,所有的商業行動都是為次年或者很多年後所做的準備,等待時間的推移,實現收益.白圭則提出,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就出售.穀物成熟時,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兩位商業家都不為明天操心,他們的商業行為都不是為明天掙錢做準備,而是為更長久的未來做的準備. 計然和白圭認為經商一定要利用,“時用”關係,“時用”關係指的是,人們需要某個商品的時間和這個商品處於充足的時間不是同一時間,東西多時大家往往不需要,價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時東西往往不足,商人們就是利用這個時間差,在供給充足價格下跌是買入,然後隨著時間的變化自然會出現東西少,大家又要用,價格高的情況,這時商人就賣出.凌通認為“時用”變化其本質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時間或空間商品的供需關係不一樣,從而導致價格不一樣,來獲取利益.在兩位大商業家眼裡,價差是時間創造出來的,價差是時間的函式,時間是價差之母.

    在一個極端的困境中,極端的拋售中,採取人棄我取的策略,然後等待時間的推移,創造出新的供需關係和價格,自然會掙錢.不要試圖在某個低價買入後,次日就獲利,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麼具體的利多才買入,那是已經晚了.在極端的困難和極端的悲觀,極端的拋售和極端的利空情況發生時,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而時間逐步推移之後利多自然會出現.根本就不需要投資人去尋找、去發現、去預測什麼利多,只需要投資人等待!

    這是商業和投資的基本規律也是凌通閱讀了《史記貨殖列傳》之後的心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漢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最繁榮的文字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