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defa28578
-
2 # 使用者8156776498399
1. 凡事應該探究 “有沒有更簡單的解決之道” 。
在著手從事一件工作時, 2.要先動腦,想想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動手, 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1. 凡事應該探究 “有沒有更簡單的解決之道” 。
在著手從事一件工作時, 2.要先動腦,想想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動手, 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個大家熟悉的故事:有一次,愛迪生讓助手測量一個梨形燈泡的容積。助手接過後,立即開始工作,他一會兒拿標尺測量,一會兒計算,又運用一些複雜的數學公式,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計算出來。就在助手又搬出大學裡學過的幾何知識,準備再一次計算燈泡的容積時,愛迪生進來了。他拿起燈泡,朝裡面倒滿水,遞給助手說:“你去把燈泡裡的水倒入量杯,就會得出我們所需要的答案。” 助手這才恍然大悟:簡單就是高效!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能給職場人士一些重要啟示: 第一,凡事應該探究“有沒有更簡單的解決之道”。在著手從事一件工作時,要先動腦,想想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動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卻解決不了問題。 一些人的思維方法,凡事總往復雜的地方想,認為解決問題的方式越複雜就越好,以致鑽進“牛角尖”裡出不來。事實上,學會把問題簡單化,才是一種大智慧。 某大學的一個研究室裡,研究人員需要弄清一臺機器的內部結構。這臺機器裡有一個由100根彎管組成的密封部分。要弄清內部結構,就必須弄清每一根彎管的入口與出口。大家想盡了辦法,甚至動用某些儀器探測機器的結構,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一位在學校工作的老花匠,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很快就將問題解決了。 老花匠所用的工具,只是兩支粉筆和幾支香菸。他的具體做法是:點燃香菸,吸上一口,然後對著一根管子往裡噴。噴的時候,在這根管子的入口處寫上“1”。這時,讓另一個人站在管子的另一頭,見煙從哪一根管子冒出來,便立即也寫上“1”。照此方法,不到兩個小時便把100根彎管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 第二,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寫得越多就越能顯出才華,做得越多就越有收穫,而全然不顧現實,一味盲目地追求多,卻不知道,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美國獨立前,人們推舉富蘭克林和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由傑斐遜執筆。當傑斐遜把檔交給委員會審查時,在會議室中等了很久都沒回音,便非常急躁。這時富蘭克林給他講了個故事:一個決定開帽子店的青年設計了一塊招牌,寫著“約翰帽店,製作和現金出售各種禮帽”,然後請朋友提意見。 第一個朋友說,“帽店”與“出售各種禮帽”意思重複,可以刪去;第二位和第三位說,“製作”和“現金”可以省去;第四位則建議將約翰之外的字都劃掉。青年聽取了第四位朋友的建議,只留下“約翰”兩個字,並在字下畫了頂新穎的禮帽。帽店開張後,大家都誇招牌新穎。 聽了這個故事,傑斐遜很快就平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