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蒙藝術

    古典之殤,說古典就這樣消失了,凋零了。

      今天的夜裡,沒有城的市,又一次未眠。曾經,星星點點的燈籠以及螢火蟲,眨眼於萬里星空之下,而薄雲成了濃淡相宜的紗,那是十五月的圍襟。千年之後,星點仍在,在電子的銀河裡和霓虹的彩雲中。人們製造了河漢,卻不知天地之間只能容下一片星空。而那些螢火蟲呢?它們離開了吧。

      王先生痛這些銀河嗎?我想是的,他說古典已經殤了。是“古”還是“典”呢?殤的是什麼?這足以使人深陷進去。

      古,古蹟,古制;典,典雅,率典。古蹟和古制總會消逝的,最終成為書卷中的一個個方塊字,而典不同。廣雅雲“典者,常也”,而率典也是常法,即“典”是一種狀態,一種方式。之前曾討論過華人自然觀的存在,所以也不難發覺自然觀和古典之間,千絲萬縷般的聯絡。天人合一的儒教,織了一條自然和人神秘的紐帶,這是漢人的典;寄情竹林的賢者,讓自己的志趣和自然水乳交融,這是晉人的典;雲深不知處,哲學家們在山水中體悟禪意,這是唐宋人的典。華人把自己的率典,自己最天真美好的那一面,留給了山水,他們與自然交換,換得了內心的永恆。

      古意何須山水,山水入我園林。“老蓮子植於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大如酒杯,縮縮如碗口,亭亭可愛。”浮生六記裡充滿雅趣的一段,長久地把一方自然珍藏在了碗中。輕清柔和的Sunny下,碗中蓮,一樣亭亭玉立,更加惹人憐愛。這些描寫引發了多少人的遐想,遙想某個古意的下午,想到文震亨輕灑米湯於石上期待著綠意,想到宋徽宗提筆草木,“天下一人”。華人的古意和山水自然如此契合,也正是因此,華人才能靜心而為,與山水相融,體味宇宙的真意。這裡,自然早已不是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整合體,也不僅是鳥的巢獸的窩,而是人精神的寄託,是審美,哲理,禪靜,這些所有的昇華了。想必,這些也是“典”的大致意義了吧。

      然而這些漸漸地,都消亡了。人們愉快地說,這是現代,是先進。古的那一套不再適合了。馬車和帆船的確不再適合於航運,弓箭和戈戟的確不再適合於戰爭,但是,千年後的山就會不適於尋真,千年後的水就會不適於曠懷嗎?可能,連飲酒也只是為了應酬吧。人們經歷了時代的推進,難道就一定會忘記那些美好的典雅,那些審美和禪意?有人說,這一切都是文化斷層的後果。我不信。如果只是斷層,那為何提起這美好的人至今仍寥寥無幾,只剩王先生這樣的吶喊者,用嘶啞和痛苦,來做著幾乎徒勞的事情呢?

    好在還有這樣的人,在我們身旁,點醒著我們。我想,只有當永珍失去色彩的那一刻,我們才會真正珍惜寸縷的光吧。

    許多人認為王先生為批判而批判,認為王先生有些矯情了。我並不想在這些方面多加思考和立論。古典之殤,本就是殤之傷,典之奠,需要的是呻吟。

    我們應該想的,是我們走過的路,是我們不該失去的和我們不得不失去的,是我們不該傳承的,我們必須反思的。以及審美上的山水,這些就夠了。

    古已逝,典猶殤。古拙多舊跡,典率難思量。不思量,自難忘?回首望星漢,仍作兩茫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手機來襲,你是搶先換還是等看看再說?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