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興農
-
2 # 小馬話三農
秋季洋蔥如何育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秋季播種洋蔥的時間一定要把控好,如果播種早,就會出現洋蔥秧苗抽苔,如果播種時間太晚,在天氣變冷之前洋蔥苗還很弱小,容易凍死,所以一般在白露節氣前後三天播種為最佳。下面就來看一下洋蔥育苗時要注意的事情。
首先是品種,現在市面上洋蔥的品種有很多,我們應該選擇產量高、品質好、容易儲存的品種,比如紫玉1號、紫玉2號、紫星等品種,這些品種的畝產量都在5000公斤以上,屬於高產量高品質的洋蔥品種。
選擇好品種以後就要做苗床了,洋蔥苗床可選擇肥沃、保水效能好、疏鬆的土壤,最好是在最近幾年沒有種過大蔥、大蒜等蔬菜的土壤,在種植之前要施足底肥,底肥可選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再加入適量的化肥,並深耕土壤,做成1.5米寬的畦,並澆透水。
洋蔥播種一般為幹籽撒播,將洋蔥籽均勻的撒在苗床上以後,再從上面覆蓋薄薄的一層土,覆土不可過厚,容易影響洋蔥出苗,只要在表面看不到種子就行。在覆土後可噴適量的除草劑,防止苗床長出雜草。
因為洋蔥覆土特別薄,覆土就會很容易幹,所以在播種以後可以在上面覆蓋一層麥子秸稈,可以起到保溼的效果,還可以根據苗床情況適時噴水。在洋蔥苗長出60%-70%後便可將麥秸揭開,這個時候苗床很容易出現板結,此時可適澆水並撒少量尿素,在洋蔥末長出4片真葉後,便可定植。
在定植洋蔥時,要大小苗分開定植,這樣有利於洋蔥後期生長和管理。定植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這個時候溫度在4-5度之間,在定植後洋蔥需要有30天的恢復期,恢復期間洋蔥會長好根系,有利於抗寒。定植深度不宜過深,一般以不掩埋五叉股為最好,行距20公分,株距15公分,在定植後澆小水,澆大水容易造成土壤板結,不利於洋蔥恢復生長。
洋蔥最適播種時間
洋蔥的播種時間要把握好,過早播種會造成早期抽薹,而播種過晚幼苗的營養部分小會導致越冬困難。一般認為洋蔥在9月1日~10月5日期間播種,而9月中旬播種最適宜。
洋蔥育苗技術要點苗床選擇及準備。洋蔥忌重茬連作,因此選擇3~5年內未種植過大蒜、大蔥、洋蔥等的地塊,同時要求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方便排水灌溉。播種前要澆足水,配合深耕整地及苗床施肥。苗床基肥不易施加過量,一般100平方米苗床施過磷酸鈣5~10公斤,配合有機肥300公斤。將基肥與土壤均勻混合,最好將耕地深度控制在15釐米左右,然後整成1.5~1.6米寬,7~10米長的平畦,準備播種。
洋蔥播種播種前選擇新鮮飽滿的洋蔥種子,一般每畝播種量在4~5公斤,培育出的秧苗可以栽8~10畝地。播種前先浸種、催芽,這樣播出來的洋蔥出苗率高一些,也可以直接播。將洋蔥一般採用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上,然後覆蓋約1~1.5釐米厚的土。播種完成後要及時覆草或薄膜遮陽,保持土壤溼潤。
洋蔥苗期管理播種後要保持苗床土壤溼潤,一般播種前澆足水,後期就不需要再頻繁澆水了,以免秧苗旺長。如果基肥不足,秧苗黃瘦則可以在幼苗長出2片葉時,每畝追施10~15公斤尿素。基肥充足的話,就不用追施了。同時,這個時期要及時間苗並進行除草,防治病蟲害,保持苗間距3釐米左右。若秧苗不夠粗壯,在定植前10~15天,可以葉面噴施0.2%~0.4%磷酸二氫鉀,促進秧苗髮根生長。
洋蔥秧苗定植定植選苗標準,一般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大小均勻的秧苗,生長均勻的秧苗定植後能保證田間生長一致。定植密度,合理密植也是洋蔥高產的關鍵因素之一。一般株距在10~13釐米,行距15~18釐米,每畝種植3萬株左右。定植時間,定植時間也是關鍵因素,過早容易出現早出薹,過晚容易受凍害影響。但也要根據地區不同而定,一般在10月底~11月上旬,即嚴寒到來之前就要完成定植工作。
育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培育洋蔥壯苗的影響因素很多,主要是土壤、水、肥、溫度、播種時間等。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播種時間,而且要選擇3~5年內未種植過蔥蒜的地塊,並保證水肥充足,尤其是幼苗發芽後。培育壯苗是豐產的關鍵,但也要適度。一般幼苗長出3~4片葉時,株高能達到25~30釐米,且它的假莖粗細在0.6~0.7釐米之間,植株沒有病蟲害就屬於適度壯苗,這樣既不會早期抽薹也不用擔心秧苗越冬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