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昔圭讀書

    卻月陣是南朝宋武帝劉裕創立的一套陣法。

    劉裕是南朝宋的建立者,據考是漢高祖劉邦的二十二代孫。

    但是他出身貧寒,小名寄奴,就是辛棄疾在《北固亭懷古》裡提到的寄奴。劉裕行伍出身,頗有軍事才能,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之一。

    他在軍事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北伐。

    但是宋在南方,宋的都城在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北方是北魏,燕等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中國歷史一直有北強南弱的特點。南方政權一直被北方政權壓制著,特別是在軍事上。

    卻月陣第一次亮相時劉裕還是晉軍統帥(後劉裕代晉建立宋)。當時是晉軍攻打後秦,當時的北魏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出兵阻攔。

    劉裕根據當時戰場情況,創造出著名的卻月陣,打敗魏軍。卻月陣橫空出世。

    所謂卻月陣,簡單說就是騎兵、步兵、水兵三個兵種協調作戰,打敗騎兵的一套戰法。

    那麼這麼厲害的戰法,為什麼後來者使用甚少,特別是宋朝基本不用呢?

    第一,卻月陣要求有特定的戰場條件。

    首先要有平原,還有有河流。

    戰爭的事,哪裡會容得你選擇戰場?

    第二,卻月陣有自己的致命弱點。

    比如敵人如果從側翼進攻,卻月陣就無法進行有效的防禦。更不要說敵人如果包抄從後方進擊啦。

    第三,三個兵種要協同作戰,這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機動性。

    第四,宋城為什麼從不應用卻月陣,這個還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眾所周知,有宋一朝,從來沒有統一過中國北方,宋朝嚴格意義上說只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地方政權。

    為什麼提到北方,大家知道,騎兵需要什麼?對,馬。而馬匹是產於北方的。所以宋軍就算想組建騎兵,那馬匹的供應和補充就是一大難題。這就是為什麼岳飛創造的“撒星陣”就是專門以步兵破騎兵的戰法。這一戰法應該比劉裕的卻月陣更實用。

  • 2 # 亭安讀書

    很容易理解卻月陣無法被後世沿用的原因,因為卻月陣侷限性太大了,只能當作奇謀,不能用作妙計。

    首先,看一下卻月陣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在水灘登陸,利用戰車沿河岸建立半月形車陣,車陣能夠阻敵,並且兩頭靠水,難以被突破;車陣之後,安置士兵,利用弓弩、長柄武器,依仗車陣攻擊前方來敵;士兵後方為水域,水軍依仗戰船,隨時策應岸上戰陣。

    卻月陣的原理很簡單,之所以能夠有效對抗騎兵,跟當時的戰場地形環境、對戰時機把控以及戰場形勢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關係。之所以不能被後世沿用,有幾方面的原因:

    1、依靠地形嚴重,無法適應更多戰場

    卻月陣是依靠前方陸地為陣地,後方水路為策應,阻攔前方之敵的陣法。只能夠適應河流沿岸的戰場環境,針對其他不同的作戰場合,並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

    劉裕創立的卻月陣,之所以能夠有效對抗騎兵,很大原因在於陣法前方戰車阻攔,陣法兩段和後方被水路阻攔,還有水軍策應,所以短時間內很難攻破。

    而如果缺少了半圓形陣法側面和後方的阻礙,無水域類似的戰場地理優勢,很難讓卻月陣的效果發揮出來。

    2、只能作為短時間內的阻敵奇謀,不能作為取勝妙計

    看卻月陣發揮作用的機理,就能知道,卻月陣是一種依仗地形的阻敵陣法,很難成為進攻等作用的戰陣。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仗地形固定,機動性太差。

    這應當是後世不去沿用卻月陣的又一原因,只能在固守某處地利的時候,使用卻月陣,而不能作為進攻、撤離等方式的陣法。

    並且,一旦展開卻月陣,需要考慮好後勤、退路、物資補充等方面,所以僅能在特殊情況下發揮有限的奇謀作用。

    3、需要考慮陣法時機,不能作為硬碰硬的陣法

    劉裕的卻月陣,是趁著北魏騎兵未發覺時,迅速利用地形搶先展開。並且,阻攔效果更大的卻月陣,是用來攔下北魏馳援後秦的騎兵,並未考慮硬碰硬的殲滅和大量擊潰對方。

    如果卻月陣面對的是常規對戰兵力,在對方有準備的情況下,很難形成有效陣地。

    並且,如果長時間對峙的過程中,對方完全可以當作攻城戰來打破卻月陣的威脅。常規戰場中,可不光只有騎兵,還有更多的器械和兵種。

    總而言之,卻月陣是劉裕根據地形和時機,才創立出來的臨時對戰陣法。對於地形、戰機和戰場形勢的要求很高,所以很難適應大部分戰場,因此也不能被後世包括北宋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迪狗狗脖子處有硬塊而且有點燙又掉毛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