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情感,是指與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相互聯絡的體驗,是後天學會的。幼兒期間是基本情感形成的開始,並處於迅速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說,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因而,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的教育中,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讓孩子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同情別人。為將來形成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一切良好的行為都產生於良好的情感。培養善良的情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重要方面。幼兒時期易感性極強,是情緒、情感萌發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善良情感的好時機。但是,現在許多家庭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極為重視,卻很少考慮到如何教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同情他人,培養善良的情感。幼兒園雖然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著善良情感的教育,但往往忽略了有計劃、能持續地進行。而實際上,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情感內容會日益豐富。因此,善良的情感也不是透過一個活動或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鞏固的。它需要多方面結合、共同影響,更需要講究方法,持之以恆地去培養。一、用愛的教育激發善良的情感愛是產生一切美好情感的來源。只要你對孩子付出了愛,他也會用愛來回報你,真誠的愛,是培養孩子善良情感的最好方法。要培養幼兒愛同伴、愛父母、愛老師和關心別人,是不能光靠幾個故事、幾句話就達到目的的。這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教學活動中設定情境進行愛的教育,激發內心的善良情感。我們認為,在幼兒的家庭教育中,家長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的孩子,也許你看到這句話會嗤之以鼻,可是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有許多家長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許多書籍都提到,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多數都是任性、自大、對人冷漠、個性孤僻多疑,常常在同伴間進行攀比的。可見愛並非一味的遷就和寵愛,愛自己的孩子也是需要懂得如何去愛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呢?1、愛媽媽的教育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們會認為,大人為他們付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感謝,更不需要回報。對待這些孩子我們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事件進行教育。如“三八”節到了,為了對全班幼兒進行“愛媽媽”的教育,我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我邀請了幼兒母親來到幼兒園,和孩子們在一起學習中過節。在安排製作水果拼盤的活動中,我別出心裁地要求孩子們在動手前先認真地凝視自己的媽媽一會兒,再對媽媽說一句表達感激的心裡話,帶著感謝的心情在媽媽的幫助下自己親手製作,並將第一口水果送到媽媽的嘴邊。在場的家長們有的甚至淚水盈盈,而孩子們也似有所感,情不自禁地和母親緊緊擁抱。活動在《我的好媽媽》歌聲中結束。回家後,孩子們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孩子見媽媽下班了,趕緊拿拖鞋、倒水,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一些家長高興地對我說:“我們的孩子懂事多了。”2、同情心的教育怎樣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呢?我們認為首先要愛孩子,但愛而不露。要給孩子體貼溫暖,但同時也要防止其任性、嬌氣。我們不能讓孩子習慣了被愛而不懂得去愛別人,不僅要讓他們以為是自己給家庭帶來了歡樂,還要讓他感到是父母給了自己幸福。當孩子逐漸長大以後,家長不宜過多地將愛外露,更不要給孩子“特殊地位”。一家人對孩子過分熱情,基至祈求央告,這樣,孩子會毫不珍惜父母的情愛,也不會對親人產生感激之情。二要教育孩子關心、幫助他人,抓住生活中的每個機會,及時告訴孩子應盡什麼義務。比如在班級裡有一些行動不便或者體質不好的小朋友,他們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便,像搬椅子,繫褲子等需要其他能幹的幼兒來幫助,這個時候,老師應該讓幼兒們意識到自己應該去幫助他們而不是以為這單單是一項任務。某個熟悉的小朋友病了,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看望,並告訴他們小夥伴在這個時候是很不舒服的,他們不能玩耍,也會很難受,他們現在最需要你的關心。這樣,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同情的心理,。三要充分利用兒童文學的感染力量。在童話,寓言中,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家長們在唸給孩子們聽的過程中也可以耐心地告訴他在寒冷的聖誕夜裡,小女孩因為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凍死街頭,醜小鴨因為相貌醜陋而遭到別人的排斥和嘲笑,年幼的孩子們自然地會同情他們的遭遇。四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助人為樂的高尚情操和行為,每時每刻都在感染孩子。老舍先生曾說過,他母親的勤勞、善良、剛強給了幼小的他以“生命的教育”,以致先生的作品滿含著對人民的同情和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雪花的小苗怎麼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