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在四方天
-
2 # 大地微塵
找藉口是人之常情,我們首先心理學上分析人為什麼喜歡找藉口,自欺欺人。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承諾一致原理”,就是當你作出一個決定和表態的時候,你後面的言行會不自覺跟你的決定和表態表現一致。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研究者隨機找個人,在他附近鋪上沙灘浴巾,助理故意躺在上面聽收音機音樂,過一會離開浴巾到海邊散步。
研究人員會裝成小偷,來拿走浴巾上的收音機。“偷竊”事件上演了20回,旁觀者出手阻止的只有4次。
稍加更改,助手在離開浴巾前,請求旁邊的人幫忙看著他的東西,旁邊人答應了。20回有19回成功阻止了偷竊行為,甚至出手攔住小偷,不讓他拎收音機逃跑。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正常情況下,一般人都不會自找麻煩為別人看護東西,但是你答應了別人的請求,你就會不自覺為別人充當警衛的職責。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承諾一致原理”這種原理是人類的一種機械反應,因為大多情況下我們社會對“言行一致”備受稱道,覺得理應如此,否則就會被人看成背信棄義,精神有問題等。
正是這些思想已根深蒂固的植入我們人類的大腦中,“承諾一致原理”已經變成影響人類行為最具有影響力的武器之一。
也正是人有這樣的機械反應,總是喜歡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很多借口,以此來證明哪怕不合理的行為都是有道理的。
一提到“藉口”首先就會有不好的感覺,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壞的雙面效應,就看每個人如何去應用。我們也可以善於利用“藉口”,保持積極心態。
我們知道,“藉口”的前提是他做了一個決定,後面的“藉口”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前面的決定是對的。
如果前面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你的眼光很少被人接收,此時你找的“藉口”越多,越有利於你的信心,堅定你的信念,不會隨大流,從而能成就不一般的事業。
在商業營銷上,善於洞察消費者的心理,預設出消費者一旦選擇,有哪些“藉口”能滿足他解釋購買理由,是創意、價格、品質,還是能滿足某種虛榮心等等。
只有提前為消費者找到購買”藉口“,才會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假如消費者即使想買,都找不到能支撐他的購買“藉口”,這樣的商品顯然是一個失敗的商品。
要明白消費者在很多情況下購買不是產品,而是一種“藉口”,這種“藉口”能給自己的選擇提供合理的解釋,滿足自己選擇的明智,只要這種“藉口”充分自然買的開心,賣的也順心。
鴕鳥心態也是找藉口的一種表現。
據說鴕鳥當遇到極端危險的時候,喜歡把頭埋進沙裡或者頭儘量貼近地面,身體蜷縮完全不顧外面無法掩蓋的身體(據說這樣是把自己扮裝成灌木叢,掩蓋自己)但是在聰明的人類面前,那就是“掩耳盜鈴”,根本無法糊弄過去的。
心理學家把現在人遇到困難,如同鴕鳥遇到危險把頭埋進沙裡,逃避現實的心理,稱為“鴕鳥心態”這是一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做法。
我們人就是喜歡找藉口,為自己的行為或者處境找一個“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釋,至於別人能否相信不是很重要,但是要自己心理舒服點就好。
在生活中很多人做了件愚蠢的事,不去檢討自己的過失,更多的人會千方百計的尋找各種“藉口”來給自己的愚蠢一個合理的解釋。研究表明,人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但是他們已經陷入太深為此付出太多,無法面對這樣的現實,就會找到很多留下來的“藉口”,就如同你的提問,比武輸了,會找很多借口。
雖然找藉口是人的一種本性,但是我們一味的尋找藉口,就不會自我深刻反省,總是從外界為自己愚蠢做法找一個“自欺欺人”的理由。
長期以往我們就會習慣於找藉口,自己做錯都是外界原因導致,我們就會練就找“藉口的高手”,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成功的人之所以少,就是他們意識到“藉口”的危害,打破人性的“舒適”慣性思考,深刻從自己身上找出原因,歷練自己,從而不斷成長。
回覆列表
近幾年啊,有些大師那掌門人的,在比武的過程中。輸了比賽以後然後找各種理由,不是這個理由就是那個理由,反正就是找藉口,證明自己輸的冤枉,拼命的粉飾自己。我覺得這種態度比輸了還丟人,非常的可悲。
何時人們愛護自己的名聲,勝過了自己的名譽信譽,這些託詞不覺得好笑嗎?
如果是大膽的承認自己既不如人有什麼丟臉的呢?是怕以後收不到徒弟,還是怕以後賺不到錢,還是怕自己沒面子?
覺得經濟利益還是第一呢,只是亂猜而已。
希望我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