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料圈
-
2 # 農技小揹簍
辣椒疫病,在溫度達到25-35度、空氣溼度達到90%以上時,會迅速發病傳染, 如果防治不及時,會帶來十分嚴重的減產,減產幅度會達到50%以上。現在已經進入夏季,高溫多溼的雨季已經來臨,辣椒也時刻面臨著發生疫病的危險。廣大菜農應當加強田間管理,把辣椒疫病作為當下的工作重點來抓。下面分享一下:①辣椒疫病的症狀表現;②辣椒疫病的發病規律;②夏季如何有效防治辣椒疫病。
一、辣椒疫病的症狀表現1、苗期發病:植株莖基部會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然後迅速變褐腐爛,最終造成植株猝倒或乾枯死亡。
2、成株期發病:葉片發病時,會出現中間暗褐色、邊緣有黃綠色的圓形病斑,空氣溼度條件下會病斑會迅速擴大蔓延至整個葉片,使葉片出現白色黴層並軟腐脫落;莖稈和枝條部染病多從分叉處發病,先會出現水漬狀暗綠色病斑,然後發展成環繞性的條形褐斑,病部以上的植株葉片會迅速萎枯,花蕾迅速變褐脫落,直到整棵死亡;果實多從蒂部發病,先為暗綠色水漬狀不規則病斑,然後迅速使整個果實發生軟腐,溼度大的條件下果實上會出現白色黴層,病果失水乾燥會幹縮,成為掛在植株上的暗褐色僵果。
二、辣椒疫病的發病規律辣椒疫病,主要透過氣流、雨水、澆水傳播,病菌能夠寄存在土壤中的病枝殘體或種子表面上過冬,病菌在20-37度的環境下生長繁殖,在溫度25-35度、溼度90%以上的環境下會迅速爆發病情危害。連年重茬種植、持續陰雨天氣、大水漫灌、田間積水等,都會加重辣椒疫病病情危害。
辣椒在一年四季的生育期內都會發生,其中以高溫多溼的夏季(6-8月辣椒正處於開花、結果期)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嚴重,該病對葉、莖、果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般多從莖基部開始發病,莖基部的莖稈分叉處發病率也最高。溫度適宜的環境下,一棵疫病辣椒植株最快七天就可以傳染遍全田。
三、辣椒疫病有效防治措施1、夏季防治措施:
①預防措施:未發生疫病的地塊,在夏季辣椒開花結果期時,一定要嚴格控制澆水量,乾旱地塊澆水應當小水薄澆,避免大水漫灌,地情差的地塊應當根據地情少澆或者不澆;旱地澆水時,可以每畝結合澆水衝施1-1.5公斤的98%硫酸銅,或者把硫酸銅拌稀土均勻撒施地表後再進行澆水,這樣能夠很好的防治疫病發生。除硫酸銅外,用25%瑞毒黴也可以。同時還要及時做好雨後田間排水工作。
②治理措施:已經發生疫病的地塊,應當立即清理病葉、病果、病枝,並用200倍70%代森錳鋅塗抹病部,並對發病初期地塊噴施500倍36%甲基託布津、500倍64%防毒礬、800倍25%瑞毒黴、1000倍50%瑞毒銅、500倍60%甲霜錳鋅、600倍75%百菌清、500倍75%代森錳鋅、500倍敵克松等藥物防治。
2、其他季節防治措施
①選用抗病性強的良種,播種前用1000倍2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1%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浸種消毒催芽,培育無病壯苗;
②合理密度,採用高畦雙行方式種植,避免密度過大降低田間透風透風性,同時避免田間積水。
回覆列表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但以7~8月辣椒掛果後最易受害。溫度25~30℃,相對溼度在85%以上時,疫病發生較重。
疫病在成株期發病,葉、枝、莖、果均可受害。葉片染病,病斑呈近圓形,中央暗褐色,邊緣黃綠色。果實發病始於蒂部,呈暗綠色水浸狀病斑,後變軟腐,溼度大時產生白色黴層,乾燥後呈僵果殘留在植株上。枝部染病,呈環繞狀褐色條斑。莖部受侵染,維管束呈褐色,植株迅速凋萎、直至死亡。該病靠土壤和空氣傳播,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合理灌水7、8月是辣椒開花結果盛期,若灌水不當,或大雨後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疫病迅速蔓延,造成大片死亡。要嚴格控制灌水,切忌大水漫灌、串水灌溉。如墒情好,可不灌水或輕灌。 用硫酸銅灌根田間乾旱,確需灌水時,應結合灌水施藥,防治疫病的發生。方法是,灌水前畝施98%硫酸銅1~1.5公斤。可先將硫酸銅均勻撒在地面上(為使用均勻,可加些沙土),然後再輕灌水。或灌水時,將溶解後的硫酸銅在水口處均勻施入。灌水後,應在水口處撒施硫酸銅,防止水口處藥量少易發病。灌水時也可施用25%瑞毒黴。 噴藥防治田間發病時可噴64%防毒礬、M8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5%瑞毒黴800倍液、50%瑞毒銅1000倍液,其次可噴7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60%DC800倍液,敵克松5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