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烏拉拉日記

    聰明是天生的哈,有的孩子IQ就是高,思維邏輯能力強,學習能力強一點就通!而行為習慣如愛學習講禮貌後天可以培養的!一個孩子是否愛學習和家庭氛圍和父母引導有很大關係!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 2 # 西谷謝量

    這個問題其實耽誤了很多的孩子。

    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找我做諮詢,一上來就先做了一大串的鋪墊,最終給到個結論“孩子就是比別人家的孩子笨”。這種語言模式不是來了我這裡才這樣的,是他們在家溝通的模式就是這樣。那麼試想一下,孩子每天從父母那裡接收到的資訊就是一堆負面資訊的結論,孩子會怎樣思考?

    孩子會想:既然聰明、IQ這些事情都是天生的,那我就別努力了唄。

    加上現代城市的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沒有體驗過貧窮,對於他們來說即使不努力,也不會餓肚子,也不會沒人管他。這種思想就讓他放棄了自我改變。

    我再來說個現象,還記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做家長的是不是特別激動?第一次說話叫爸爸媽媽,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會自己吃飯.....,父母那時充滿了耐心。可是等孩子長大了以後,孩子的進步家長看不到了,反而是各種比較,比較帶來了家長更多的焦慮。

    所以孩子真的天生差很大嗎?

    人類基因會有差別,但這種差別也同樣遵從規律,即頂級聰明的和頂級笨的人都是非常少數的,99.99%的一般人集中在中間。整個人類最聰明的人腦也只是開發了10%不到,那麼天生的聰明伶俐和愛學習重要嗎?特別是人類馬上進入到下一個時代——人工智慧時代,人和人之間在學習知識上的差距將更加的不重要。

    父母一定不能有什麼天生怎麼樣的思想,人的邏輯會影響到行為和語言。父母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化解情緒和建立信心,有了“天生”這個心念的父母,遇到不如意就會往這個上面套“因果”,會催生出孩子的畏難情緒、對抗情緒,父母和孩子的信任通道也會被破壞。所以看了我寫的這些,一定第一時間從腦中把這個思想剔除掉。

  • 3 # 黃乾隆Roger

    聰明伶俐、愛學習是天生的嗎?靠爸媽後天培養能行嗎?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一直過於高估智商在人生髮展中重要性,低估了例如努力、方法、機會和心理狀態的價值,隨便斷言學習好就是腦子好,學習差就是不會學、腦子笨。

    可經過研究腦部的科學家們不斷實驗發現,大腦的可塑性是極其強大的,只要運用合適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某一方面不斷的成長。

    科學家研究了數10年,發現人在短時記憶中最多隻能記憶7個東西,這就是人類大腦的極限。後來有人隨機在大學裡,招募了一名普通大學生,給予他一定的報酬,配合工作者進行刻意練習,最終成功把記錄打破到記憶82個隨機數字。

    這就說明人的大腦,目前還沒有發現極限究竟在哪裡。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聰明,有更多優秀的學習習慣,假如說你的孩子目前年紀還不大,處於未成年時期,那麼恭喜你。

    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比成年人有更大的適應能力,而且年紀越小,訓練所產生的影響也越大,此時可以用來塑造孩子後來的發育路線,從而造就更大的人生改變。

    我就以背誦文章來舉例,講一講父母應該如何不斷的提升孩子的能力:

    01

    通過了解,你發現孩子的背誦能力,只有100個字左右,再多他就背不下去了,那麼這個就作為孩子的極限。

    02

    第2次要求孩子背誦時,給他設定的目標應該是150個字。即便未達到目標,也一定要超過100字,目的是讓他跨出自己的舒適區,同時又不讓他的大腦超負荷。

    03

    當目標達成,再次以同樣的方法,給孩子設定更多字的文章。透過一系列挑戰,孩子背誦能力只會越來越強,不可能會變差。

    同樣的,如果想培養孩子其他能力,也是運用此法———循序漸進,不要想一蹴而就。

    經過許多研究表明,不斷的挑戰一個人的舒適區,同時又離舒適區不遠,此時人的進步是最快的。

    假如說一直在舒適區徘徊,人不會得到進步,甚至會退步;如果挑戰超越了極限,那麼人的負擔過大,反而會影響後期的進步。

    結語:

    天才智商,對於人生髮展確實起著很大作用,但是漫長的一生,它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還有情商、機遇、努力、悟性等諸多要素,父母沒必要低估自己孩子的能力,大多數人的腦子都是一樣的。

    你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認為人的這一生最珍貴的是什麼?請互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