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羅永珍

    法國是半總統制國家,行政權由總統和總理/政府分享。而國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政府需對議會負責。總統和國民議會都是由直接選舉產生的。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實施單一選區兩輪多數制。單一選區就是說:法國全國(及海外法華人)被分為577個選區,每個選區都會選出一位議員。兩輪多數制的規定是:在每個選區,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有一位候選人獲得了投票人中超過半數的支援、且得票數超過登記選民的25%,這位候選人直接當選;否則將會有第二輪決選,第一輪得票數超過註冊選民人數12.5%的候選人都可以進入第二輪,如果這樣的候選人不超過一人,那麼將會是第一輪中得票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在第二輪中,得票最高者將當選為議員。

    這樣的選舉制度有利於大黨而不利於小黨。相對於比例制而言,單一選區多數制使得第一輪的得票率無法轉變為最後的席次:國民陣線在2012年的議會選舉第一輪中得到13.6%的選票,但最後僅獲得2席議員。而進入第二輪的門檻是全部註冊選民(而不是投票人數)的12.5%,這一門檻相對較高,不利於小黨候選人進入第二輪。相比總統選舉來說,議會選舉有地方性:有些大黨的現任議員已經跟當地選民較為熟悉,因而佔據有利地位。

    圖為2017年法國國民議會選舉後的議會席次分佈

    除了1986年國民議會選舉曾採取比例制外,從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的半個多世紀裡,國民議會選舉採取的一直都是單一選區兩輪多數制。2017年馬克龍當選總統,他的競選承諾中有一項便是改革選舉制度。馬克龍希望將議員數量減少三分之一,同時在選舉中將一部分席次透過比例制選出,而不再是全部採取單一選區多數制。這項改革可能會在2018年實。如果透過,那麼2022年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將是第一次採用新的選舉辦法的選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抗倭名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