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末秋至的記憶
-
2 # 航航的爸爸
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禮、聘金的習俗,俗稱“彩禮”。而近年來受奢侈攀比之風的影響,彩禮習俗日漸變味。不管家庭是否承受得起,都要大操大辦。彩禮更是水漲船高,金銀首飾只是起步,新房、新車更是“缺一不可”。 其實“天價彩禮”的出現,或者說娶妻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在如今的社會條件下,也是非常好理解的。適婚女性人口變得是如此短缺,未來將註定有幾千萬的男性一輩子“打光棍”。而婚姻對於許多人來說,根本就不是兩個獨立個人之間基於愛情的自由結合。卻是兩個家庭之間基於經濟能力與社會關係的雙向選擇。 那麼,物以稀為貴的一方形同賣家,待價而沽。而供過於求的一方,則形同買家,價高者得。就自然顯得“順理成章”了。如果婚姻是伴隨著名為“彩禮”的現金交易,並且成交價格如同市場上的商品一樣接受供需關係的調節。那麼在這場交易裡面的“商品”到底指的是什麼? 中國彩禮的習俗,早在西周前後就已經形成了。而這三千多年以來,無論是因為性別偏好的原因,造成某一時期的男多女少。還是因為戰亂頻繁的原因,造成的某一時期的男少女多。彩禮永遠是男方“支付”予女方的,也就是說:“購買”的總是媳婦,“販賣”的總是女兒。 老話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男女之間的主從關係,一直以來就露骨的理直氣壯。支付彩禮的本身,就是婚姻制度中男尊女卑的嘴直觀反映。娶媳婦是獲得,嫁女兒是失去,因此應由男方向女方支付財物以資補償。就是這樣一種男權優勢文化上的習俗,如今將中國男性壓迫的喘不過氣。在“娶不起”的窘迫下對女性所謂的“貪婪”咬牙切齒,殊不知這根本就是顛倒了因果關係。 在不久的將來,或許會有數千萬中國男性註定孤獨終老。在一個顯然遠遠落後於時代的性別文化之下,所有人都要為之付出代價,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但是說實話,“娶不起,彩禮貴”還遠遠不是性別主義所造成的最糟糕的後果。在中國女性的現實境遇面前,男性又有什麼立場能夠聲言自己是“受害者”呢? 小編的想法很單純,無論你是不是在“賣女兒”,她在我的心裡都是無價的,如果非要“定個價”,那無論這個價格是多少,我都覺得她“太便宜”了。。。。。。
回覆列表
收彩禮錢是一種習俗,大概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記載。最早收彩禮並不是收錢,雙方送彩禮,收彩禮,純粹是為了表達喜慶,高興的情感,同時也是為了表達對女方的尊重,以及向女方家表面女方嫁過來能過上好日子的意思。起初的彩禮,大多是一些代表喜慶的食物和物品。只是原本美好寓意的習俗,發展到現在卻有了一些變質。現在說到彩禮,說的就是錢,沒有其他,而且收彩禮在某些地方已經演變成了一種交易,不禁令人唏噓。發展到現在,收彩禮究竟是為了什麼?
有為了讓小兩口以後的日子過得好一點的,這種情況下,這個彩禮錢是給小兩口的。也有女方收彩禮是為了給女方家裡的男孩子娶媳婦用的,個人認為這種最坑,憑啥呀?也有是為了面子上的,都說誰家誰家女兒彩禮多少多少,我家女兒必須多少多少的最後希望大家最終習俗,但是不要讓習俗變得太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