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dadazhu2

    到農貿市場的水果攤買橘子,常聽水果商販說“橘子分公母,公橘子酸,母橘子甜。公母區分主要看橘子的底部,底部有明顯小圓圈的,就像句號,為母橘子,而有小圓點的則為公橘子。母橘子底部捏起來感覺軟的,多為甜橘子,營養豐富;捏起來硬硬的,一般皮較厚,吃起來口感多半較酸,就是公橘子。”到底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專家解析,橘子“公母說”無科學依據。有的水果販把橘子果面有坑、形狀扁圓如磨盤狀的橘子叫母的,果面出尖、味道酸的橘子叫公的。這種僅僅從橘子的表面和口感來把橘子分成“公母”的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其實柑、橘、橙、柚都屬於柑橘類水果。它們味道的酸與甜,和土質、肥料、日照、樹齡等有直接關係,產地、品種、形狀的不同,橘子的味道也不同。根據經驗,長在樹齡20年以上的橘樹枝頭上,接受日照充足,施用農家肥的橘子味道格外甜;長在橘樹幼樹下施用化肥的橘子味道就較酸。

    既然橘子分“公母”的說法是不科學的,那麼挑選橘子的時候有沒有經驗可談呢?專家介紹選橘子還是有經驗可言的。比如橘子的表皮,手摸上去的感覺細膩說明皮薄、且水分多;如果拿著比較硬且粗的,就是皮厚的,且水分已流失,存放的時間過長。對於母橘子更有營養的說法,專家也予以否認。

    溫馨提示:橘子不能空腹吃

    橘子雖然美味可口、好處多多,但並不宜多吃。最好別空腹吃橘子。因為橘子的果肉中含有有機酸,對胃黏膜會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此外,橘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如果一次吃得過量或在一定時期內連續攝入過多的時候,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就會過高,會導致皮膚髮黃。研究表明,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吃橘子還要格外注意以下事項: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吃橘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橘子不宜與蘿蔔同食。蘿蔔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老人和孩子要少吃。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橘子,否則會誘發腹痛、腰膝痠軟等病狀;有些小孩子吃橘子過多會“上火”,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兒童不要多吃橘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個冬天吃的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