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葉扶疏
-
2 # 使用者6124658495821
1.造型特徵
洪武瓷的造型,多少具有元樞府窯古樸渾厚的遺風,尤其以民窯為甚。民窯撇口盤、碗類,中腰以下胎體漸厚重,有的和元瓷一樣,或折腰,或器心留有疊燒的墊餅痕跡。官窯器則銳意創新,迅速擺脫元瓷厚重粗笨的風格,孕育著以造型秀美飄逸著稱與世的永樂瓷器型,從而展現了明瓷的新風貌。
2.胎體特徵
胎土因淘煉粗細之差,胎質表現不一。以官窯器物而論,瓷化程度較高,因而堅質細白,稍有厚重感。民窯器物則因火力不足,有類似漿胎的現象,胎體斷面呈土黃色,但大多數仍為略含雜質的淺灰白色。
3.釉面特徵
釉面呈青白色,為元、明兩代瓷的共同點,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異。
常見的洪武民窯瓷器,有的胎體淘煉不精,胎質呈白或灰白色,經厚潤的青白釉汁映襯,釉面顯示出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窯器釉面雖也為青白色,卻較民窯器白潤肥厚,有的釉面伴有細碎無色的自然開片紋,玻璃化程度高,色澤清雅,柔和悅目。一般底足刷有白釉漿,薄處泛黃,厚處呈乳白或青色,光澤感不強。有器足與器身釉面色調不一的怪現象,究其原因,或者是器足受火向背不同,熔融時產生變異,或者是底足塗了不同的釉料所致。
4.圖案紋飾
明代早期紋飾,大多簡練流暢,豪放生動。洪武時期,官窯與民窯發展程序不一。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麗,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風格。而民窯器物則別有洞天,特別是描繪自然的寫實紋飾,更能體現制瓷工匠豐富的創造力,反映勞動人民濃郁的生活氣息。
洪武時所繪菊花呈扁橢圓形,折枝或纏枝蓮葉紋大都呈螺絲狀,而常見的元代纏枝蓮葉紋則為葫蘆形;同時元代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至洪武時則明顯縮小,昔日的碩葉紋飾不復再現。由此可以看出元、明兩代紋飾上的繼承和演變關係。
瓷器上那種一面青花繪畫,另一面模印凸花的兩面裝飾手法,是明代洪武窯對元代樞府窯模印凸花技術的承襲和演變。一些民窯器物的繪畫也和元代紋飾一樣,多用蓮瓣紋圖案。元代的蓮瓣內常書八寶之類,而洪武時多繪團花圖案。碗、盤類中,多見如意狀飄帶雲、火雲、纏枝蓮等紋飾。民窯器心,多草書“_”“_”字,也有繪蕉葉、纏枝蓮、松、竹、梅、蘭、水藻及人物、動物等的。主體紋飾常用雲龍、梅、蘭、樹、花鳥、纏枝花等,而邊飾則多為二方連續簡單幾何紋。民窯青花器紋飾,繼承傳統的書法與繪畫,創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筆點畫”,用筆簡練、純熟,以描寫自然為主,樸實無華,大筆寫意,著意渲染。青花色調與元代一樣,比較穩定,很少有流散現象。但髮色並不濃重,趨於清淡,能較好的襯托出紋飾畫意。
5.底足特徵
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遺風。這種器足的處理,在當時處於主流地位,成為明顯的時代特徵。同時也興起各種型制的圈足,種類繁多。另外,民窯青花碗一類,則底面無釉,圈足高深,有的挖足過肩,殘留有削痕及同心圓跳刀痕。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黑點狀或大片的火石紅斑。其形成原因有兩種:一為胎體本身含有鐵質,經窯火燒結轉為氧化鐵而呈現紅色;另一為工匠著意舊刷而成。經明代延續到清代中期,乾隆以後才完全消失。通常是火石紅斑越濃重,表明器物製作年代越早。
回覆列表
明代青花瓷器是青花類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洪武時期的青花色澤一般較為暗淡,所使用的青料為中國產料。明初洪武時期的青花瓷器,造型粗重厚實,製作尚未脫盡元代青花瓷器的粗獷風格。所見的大都是藍中見黑的色澤。多為碗類,還有少量大盤、菱口盞託、梅瓶、執壺、大罐等。傳世較少。筆者十分幸運,近日偶得兩個明代前期的民窯青花小罐,其中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紋小罐,高10釐米,直徑6釐米,雖不起眼,卻是明初真品。(圖1)明洪武時期瓷器造型還留有元代雄渾厚重的遺風,該罐雖小,卻造型大氣樸拙,短直口、弧腹豐肩、平底,底部粗糙,未精心修整,有明顯火石紅痕跡。(圖2)明洪武民窯瓷器的胎體為略含雜質的淺灰白色,從該罐的底部可見其胎體狀況符合明代初期的時代特點。這件小罐是洪武早期製品,在裝飾技法上,此罐“一筆點畫”,筆調自然飄逸,純熟樸實。肩上繪簡易蓮瓣紋,腹部以一週蓮瓣紋將主題紋飾分為上下兩個區域。上部為簡易折枝花卉及束把草葉,下部為自元代起就流行的雲紋。青花色澤清淡,釉面玻化程度高,柔和悅目。
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質量最佳,色澤濃豔,所用青料為西亞地區所產的“蘇麻離青”。宣德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青花顏色有兩種,一種濃豔深沉,色澤深藍。因“蘇麻離青”為低錳高鐵,故減少了青色中的紫紅色調,由於鈷料中含鐵量高,在凝聚處有自然形成的黑褐色結晶斑。另一種含鐵量較低,呈現幽雅青純的色澤,多用於描畫人物。正統、景泰、天順時期的青花瓷器,其青花呈色有宣德時期的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