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昊商業觀

    “BAT”肯定是會被後來者超越的,這毫無疑問,時代要進步,科技也在發展,資本更在後面推波助瀾,熊曉鴿最大的興趣,莫過於投出下一個“BAT”!

    創業前奏曲

    1、熊曉鴿的新聞情結

    1955年,熊曉鴿出出生於湖南省湘潭市,為什麼名字裡面含有“曉鴿”呢?據說是出生那一天有隻鴿子飛進了家中,因此起名熊曉鴿。

    1984年,熊曉鴿再次考研,考入了中國社科院,做了一名“新聞人”,讀研期間,熊曉鴿收到了美國新聞傳播教育的翹楚,波士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2、38美元闖美國

    很快熊曉鴿來到了美國,學校還給他一年的獎學金,帶著38美元的熊曉鴿來到美國之後,當即找了兩個兼職,以減輕未來生活的負擔。

    1987年,熊曉鴿獲得了波士頓大學傳播碩士學位,然後有收到佛萊切法律與外交學院的獎學金,攻讀國際經濟與商理博士。

    1988年,熊曉鴿開始在美國一家出版社做助理編輯,負責《電子導報》的中文版,在這期間,熊曉鴿採訪了許多企業家,開始對風險投資有了初步的瞭解。

    創業進行時

    1、邂逅麥戈文

    熟悉IDG的人都知道,創始人是麥戈文先生,也是熊曉鴿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1988年,榮毅仁赴美國訪問,來到佛萊切學院做演講,而此時的熊曉鴿正好是作為榮毅仁和麥戈文的中間翻譯人,就這樣,熊曉鴿結識了麥戈文先生。

    剛進入麥戈文公司,熊曉鴿就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得到了麥戈文先生的賞識,沒過多久,麥戈文想在亞太地區開分公司,於是在公司想選拔一個亞太區Quattroporte,當時有3個候選人,熊曉鴿也是其中之一,要求是每人寫一份商業計劃書,正好當時其他兩位候選人都在度假,當熊曉鴿寫出了非常漂亮的商業計劃書交到了麥戈文桌子上,最終麥戈文對熊曉鴿的想法非常滿意,決定由熊曉鴿擔任IDG亞太區主任,其中包括媒體出版、市場調研以及風險投資。兩年後,麥戈文提升熊曉鴿為IDG亞太區Quattroporte,同時,IDG在亞太區多年的虧損專案開始全面盈利。

    2、搞定1000萬美元

    1991年,熊曉鴿出任天平洋位元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這是北京理工大學的校辦工廠,由IDG旗下的太平洋技術投資基金入股50萬美元,公司持續虧損,熊曉鴿調查發現,技術沒有問題,只是產品與市場不對路,後來經過熊曉鴿的調整,將這個專案扭虧為盈,麥戈文看到熊曉鴿能力突出,就決定給熊曉鴿1000萬美元投資,不過要求是熊曉鴿需要在中國再找一個1000萬美元,就可以成立一隻合資基金。

    熊曉鴿很快,拜訪了當時剛從美國矽谷考察回國的上海副市長劉振元,正好劉振元也有這個想法,想在上海科委成立一家投資公司,於是熊曉鴿從上海科委拿到了1000萬美元,而麥戈文也兌現了他的承諾,於是IDG在中國的第一家投資公司,上海太平洋技術投資創業公司,註冊成立了。

    3、長達七年的摸索過程

    公司成立了,錢也有了,但是缺人來管理,透過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城市面試,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管理團隊,於是只能還是由熊曉鴿硬著頭皮上,但是大家都知道,在1993年,中國哪有什麼風險投資,大家都不知道這個事情,所以,熊曉鴿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向大家解釋,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解釋,什麼是風險投資,而且當時的法律法規是自然人不能和外資股東成立合資公司,所以,IDG只能在中國設立合資風投,由創業者註冊公司,再以該公司與合資風投成立合資企業,而這種“合資公司模式”給被投企業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沒有一個很好的退出機制,是的IDG資本在中國早期發展非常緩慢。

    到了1999年,IDG才轉型Wie合夥制,到了2000年,IDG在中國市場有了第一筆透過股權轉讓實現退出。

    3、獲得超過100倍的回報

    1996年,當搜房網進行第一輪融資的時候,IDG以100萬美元獲得搜房網超過20%的股份,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由於國外一家VC急於退出,以不到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股權,哪些股份以前以數百萬美元購入,IDG抓住了這次機會,大量買入,2010年9月搜房網成功上市,IDG獲得超過100倍的回報,熊曉鴿得到了麥戈文的高度讚賞。

    熊曉鴿談投資與創業

    熊曉鴿認為,要投資一個行業,你必須要親自融入到這個行業,否則永遠只能在淺灘徘徊,無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終極挑戰和快樂。而對一個行業的深入瞭解,也往往會成就日後投資的神來之筆,一個優秀的投資人,在追求客觀的資金回報之外,不能放棄的,還有夢想和激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做強電弱電維修的,為什麼身邊不少人明明不會技術,偏偏一副很強勢的樣子?